人民论坛网讯(张译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时指出,“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90年,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75集团军某旅,“人民子弟兵”这个响当当的称号得到了极好的诠释。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军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已然跨越了民族和国界,横穿亚欧大陆,直抵遥远的地中海畔、喜马拉雅山麓。一种属于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铸就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沉甸甸的“金名片”。
杨劲:心里总在绷着一根弦
75集团军某旅副营长杨劲,2003年入伍,参加过黎以国际维和以及包括汶川地震救援等多次救援任务
2006至2007年是我国派驻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国际维和任务的头两年,也是最为危险的时期。2006年7月,黎以冲突爆发,之后双方冲突不断升级;26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了黎南部边镇希亚姆,造成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8月中旬,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双方停火。
杨劲说,每次到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都会给牺牲在黎以冲突中的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带上两罐他生前最爱吃的老干妈辣酱。给杜照宇烈士墓前放两罐老干妈,成了不少赴黎朋友纪念他的方式。
33岁的杨劲在部队已经十余年了,分别于2009年和2016年参加过2次黎以国际维和。在出发前,他们会先到维和中心进行国际关系、国际礼仪和宗教关系等相关培训。由于历史原因,黎以安全局势不时紧张,在边境线行驶的车辆和行进的队伍如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条约,哪怕就是用望远镜望向了不恰当的地方,狙击枪的红色瞄准点都会立刻出现在你的心口。
“有一次我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我们设置的警戒线被动过,这就让我们紧张了起来;因为警戒线被动过就意味着这片地方可能被不明身份的人员埋上了新的地雷,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杨劲说,“到后来随着我们仔细勘察,发现是一头狼在试图穿越警戒线的过程中被炸死;不是人为破坏,我们才稍稍放了心。”而这样的紧张状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他们的心头总是会绷着一根弦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当然危险,但是有意义,”杨劲说,“到后来情况就好了很多。一是双方不打仗了,也算相对安全;二是随着中国维和人员树立起的良好形象,让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格外友善。”
在外维和,中国军人有一个共同的铁则,那就是“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展示国威”。若说“不辱使命”,杨劲这样说,“黎巴嫩工程部对中国工程不规定时限,因为知道速度很快”。而我们的战士在“展示国威”的时候并不是“耀武扬威”,而更多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国外,杨劲就见到过别国维和人员将当地居民贩卖的水果拿了就走的情况,“而我们的战士不会那样,买东西正常付钱”;在尼泊尔执行任务时,他们还会把自己的足球送给当地居民的孩子去玩儿。技艺精湛、有求必应、不将援助当做施恩的心态,让中国维和部队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军队。他说,十年维和,换一句当地居民用中文说出的“你好”“谢谢”,值了。
在汶川救灾中,最危险的事情是山中的救援通道开辟,在悬崖峭壁上打孔的危险系数已经很高,而另一方面,由于现场环境不稳定,既要防止余震,也要防止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虽命悬千钧,但当时也没多想什么,“心里想着任务”。
他说,
没让家里操心,感谢部队;
学会了担当和责任,感谢部队。
面对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他说大家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想留,但是,听服从组织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