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8月,国务院同意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统筹做好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由36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国务院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将在国务院领导下,对全国中医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表,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决心。
12月6日,我国首次就中医药发展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白皮书回顾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介绍了我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及成效,展示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
7、中医药科技创新多点开花,“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系统阐明了天然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工麝香研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解决了麝香长期供应不足的历史性难题,保证了含麝香中成药品种正常生产,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惠及民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陈竺教授等获美国血液学会(ASH)颁发的欧尼斯特·博特勒奖。获奖项目受中医药在白血病治疗理念和实践方面的启迪,是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针刺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上发表,证实电针治疗对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第31230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屠呦呦星”,这是对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的肯定和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