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深度观察 > 正文

青年网络意见人士应传播正能量

核心提示: 青年网络意见人士是互联网时代的意见发言人,但近年来,某些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上的失范却让人们感到不满和失望。治理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失范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于理正当,并且发动社会大众对此达成共识。

【摘要】青年网络意见人士是互联网时代的意见发言人,但近年来,某些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上的失范却让人们感到不满和失望。治理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失范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于理正当,并且发动社会大众对此达成共识。

【关键词】青年网络意见人士  行为失范  治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青年网络意见人士的异军突起

总体来看,中国网络用户类型繁杂,囊括社会各阶级各身份的人们,导致互联网给人混乱熙杂的印象,而互联网言论更是如同漫天飞舞的纸片一般凌乱无序。但是社会各界明显注意到一个特殊有趣的现象,在嘈杂的发言中始终存在着少数的人,他们多为青年一族,或者在微博上随时提供最新最火爆的信息;或者出没于焦点话题的论坛之中,发表辛辣犀利的评论,引导着网民舆论的方向,甚至进一步左右其他专业媒体的报道方向。他们在网络社交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已经渐渐实名化,在虚拟的世界里扮演着万千网民意见领导人的角色,他们就是青年网络意见人士。

显而易见,青年人是网络大军里的主力,这种意见人士的产生不再受身份、社会地位的限制,而是由个人魅力、所属阶层立场和网民个人心理等来决定。传统的意见人士多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媒体从业人员等精英分子,这一时期的意见传播也竖起了相当厚实的专业壁垒。而青年网络意见人士由传媒圈青年才俊、青年商界精英、青年文体明星和专家学者等构成,并不一定是专业的媒体人员,更具草根性和多样性。

网络圈中网民不同程度的“说话”呈现金字塔结构,最下面的是大部分网民,是“沉默无声”的存在;上一层是有话语的人,他们通常是附和者,所占比例已经非常之小;再往上就是金字塔最高层,由极少数的网络意见人士占据。从这个方面来说,青年网络意见人士实际上具有与传统意见人士相似的特征。但是,由于生长的土壤相差过大,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那就是传统意见人士是国家政府的发言人,本身代表的是大部分群体的利益。网络意见人士可能更多代表的是他们本身的社会属性,为小部分利益缺乏保护的人们发言,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的议论和主流观点差别很大,甚至不少观点是相左意见的原因。

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失范的表现

一般来说,“失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传统规范的失效,二是新的社会普遍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没有形成或成熟。基于这个解释,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传递歪曲事实的理论,传递消极的价值观,扰乱社会秩序。他们往往将平常的社会现象夸大为社会问题,并进行大肆渲染和传播。同时,部分网络参与者无理性,不加分析甄别地转发、跟贴、谩骂,过度宣扬人性的阴暗面,这或多或少使部分网民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心理。

第二,传递低俗、恶搞信息,包括黄色、暴力、赌博以及纯属个人恶趣味的恶搞信息。可以说“三俗”信息的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毒瘤,充斥着不良信息的网页实际上会对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侵蚀,而没有营养的恶搞信息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大众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并且浪费时间。

第三,出于某些利益的驱使,一些网络意见人士的意见传递着明显的功利色彩。在这种意识主导下,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个体聚集起来,他们表达内容开始趋向符合内部利益的标准,采用网络高频转发信息积累民意,希望通过制造网络舆论达到成功的目的。这种伪民意的出现和传播,不仅充斥着商业气息,而且容易误导民众。

青年网络意见人士行为失范的成因

第一,社会诱因。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存在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过大、中产阶层萎缩、弱规则和潜规则盛行、部分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等现象,加之外国的一些低俗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已经被人们埋葬在历史长河里的错误思想观念沉渣泛起,使得人们无所适从。而利益受到损害的少部分群体就会借助网络宣泄自己的不满和郁闷,产生恶性加深的效果。

第二,技术诱因。如今网络社交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获取信息和转发信息的速度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快捷方便,本身就是一种隐患,因为人们不需要亲自调查事情的真实性,不需要做太多逻辑推敲,也不需要耳闻目睹。可以说,因为这种社交平台的特性以及监管的无力,导致部分失范行为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而虚拟的时空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人们更加无所顾忌。

第三,心理诱因。心理诱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青年网络意见人士来看,人类拥有虚荣心和想获取他人关注成为意见人士的心理;二是人不可能时刻都保持理性,因而就可能对信息产生误读。从接受者来说,大众容易受到感染和暗示,在名人效应和跟随心理的驱使下,失去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成为青年网络人士言论的忠实奴隶。

第四,经济诱因。网络炒作和广告植入是其表现方式。网络意见人士受雇于某些企业,作为舆论中心,发表特殊的帖子,吸引网络之内和之外的注意力。事实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炒作法则”不仅盛行于娱乐圈内,一些普通人也通过制造话题一夜成名,把网络当成了一个成名、致富的快速平台。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谭峰]
标签: 能量   人士   传播   意见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