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代青年群体的特点,宣教方式应采取新的形式,宣教组织功能应多元化
针对当代青年群体的特点,宣教方式应采取新的形式,宣教渠道应该更加多元化,宣教系统应向新领域扩展。首先,宣教平台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和手机。其次,宣教形式由单一说教转向多元方式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青少年流行文化,宣教与娱乐、文化、体育、社交、励志、能力培养等活动结合。最后,扩展宣教渠道和组织,超越学校和单位范围,走向社会,尤其是社区。
宣教组织功能应多元化,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可增强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要和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吸引青少年的参与。
在宣教组织方面,可重点增强共青团的作用,也可考虑妇联、工会、行业协会等的作用。一是团组织应该重新回到社会青年之中,成为真正的青年组织,在青年宣教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团组织主要在学校和体制内单位开展活动,体制外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较难看到团组织的身影。而当前绝大多数青年就业于体制外,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年就业于体制外,这意味着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下降。有些城市的团组织尝试在居住社区开展活动,吸引青年人参与,起到很好效果。二是妇联组织应该向年轻女性(青年女白领和打工妹)伸展,在青年宣教中也可发挥作用。三是行业协会与工会向青年人伸展,可发挥辅助性的宣教作用。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没有条件设立工会(更没有团组织和妇联组织)。目前行业协会通常是企业主的利益代言人,与青年员工没有什么关系。可以考虑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成立某种形式的青年员工部,把中小企业青年就业者组织起来,开展本行业的青年员工宣教活动。这些活动应该也能获得雇主的支持,增强雇主与员工的联系沟通,减少劳资纠纷。。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4年5月5日。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王梦雅(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