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加快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2)

——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

  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难点多、任务重,请问《意见》明确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和具体举措?

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性强,涉及面宽、政策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我国第一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当前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突出弊端提出改革举措,力求符合实际、务实管用。

在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方面,《意见》把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作为改革重点,着力加以推进。一是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二是对反映强烈的编制、岗位和薪酬管理等体制问题提出改革举措,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三是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四是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在改革人才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6项改革任务。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聚焦专业人才,尤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急需的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人才、企业家和技能人才等,改进培养支持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二是在人才评价方面,根据人才不同类别,分别实行学术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三是在人才流动方面,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促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四是在人才激励方面,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五是在人才引进方面,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六是在投入保障方面,综合运用经济、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杠杆,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在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方面,提出发挥党委(党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好人才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

  问: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急需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请介绍一下《意见》在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方面的具体举措。

答:如何让广大人才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脱颖而出,关系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广大人才对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的呼声很高。无论是从人才发展考虑,还是为事业发展着想,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迫在眉睫。《意见》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着重从三个方面作了强调。

第一,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第二,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注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第三,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意见》指出,清理减少准入类职业资格并严格管理,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市场化、社会化。放宽急需紧缺人才职业资格准入。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人才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