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官员干事创业动力缘何不足(3)

核心提示: 当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主要是由官员思想和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而导致“不会做”、面对高压反腐和依法治国的执政环境而导致“不敢做”、社会舆论环境与收入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不想做”三个因素造成的。

社会舆论环境对官员不利,收入待遇偏低等问题导致官员“不想做”

新一届政府高压反腐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策略,既揭露出很多位高权重的高级党政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问题,也抓到了很多官位不高、但社会危害不小的底层小吏,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刮骨疗毒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海内外各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些案件和问题的揭露和一些社会媒体的不当渲染,也使得整体舆论环境对各级党政官员不利,伤害了绝大多数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党政官员的薪酬体系很不合理,基本工资非常低,可变的绩效部分比例非常高。在此次中央八项规定严明纪律之前,各级地方政府也都采取了各种变通的方式来弥补薪酬体系不合理的情况,但其中也有利用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为本部门或个人大幅提高收入的情况。在纪律严明的今天,原有的很多变通方式已经被堵住,但公务员薪酬体系合理化、正常化的过程仍然比较迟缓,从而导致很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际收入下降幅度比较大,与其具备的能力和付出很不相称,也大大影响了很多党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为此,就需要完善激励机制,释放干事动力。各级政府官员作为推动社会进步重要力量,有专业知识,有专业能力,理应得到社会应有的补偿和认可。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施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分开的制度,就是要建立各级公务员合理的工资和收入体系,这种收入要跟他们的能力和应尽的责任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和留住社会顶尖的人才,官员干事创业才没有后顾之忧。在这种情况下,对官员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作者为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人民论坛记者刘瑞一采访整理)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干事   官员   动力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