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中纪委45天通报41案 与"土地"相关案例约占4成(3)

释疑

群众身边腐败危害有多大?

自4月23日召开的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各地严肃查处多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看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

“后者主要涉及作风问题,有时候这些行为并没有侵害到群众切身利益,离他们还比较远。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最大的特点是直接性,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相关性,群众能够感受到这种腐败行为的危害,并且群众往往根据这些腐败问题来评价领导干部。”

他指出,反腐败的落脚点就是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这也是今年的重点”。

他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从已经公布的案例来看,今年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力度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项治理活动的进行,比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正风肃纪专项检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些都有利于基层腐败问题的解决。二是结合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有些地方也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行为。”

观点

纪检“双重领导”体制还未在基层严格落实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大量的基层腐败涉及民生领域,而民生领域涵盖非常广泛,包括社保基金、土地使用等利益方面问题。“这些问题覆盖面广,数量大,涉及人口多。有群众觉得反腐并没有触及到自己身边的事情,(基层反腐)这样的诉求就非常强烈,对于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要抓紧加以解决。”

专家分析认为,官员作风也是围绕在群众身边的问题。“将群众身边的问题作为重点来加以解决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生的必然现象,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李成言表示。在他看来,基层反腐和对高官的查处其实是一个整体推进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谈及基层腐败线索排查中的难点,李成言认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双重领导”体制还没有在基层真正严格落实,“这恐怕是一个根本问题。”他指出,在排查线索之后,把问题报给同级党委的同时,应及时上报给上级纪委。“要将权力从上往下压,压到基层,落实‘双重领导’,既要抓典型案例,还要出台严格规定,从制度层面对基层官员加以约束。”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