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状下发的第八天,杨华主持召开新一届党组第一次会议,这位中海油集团新掌门人将第一把火烧向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至此,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元的“三桶油”都完成了至关重要的新帅“首秀”。
不过,在国企改革逐步推进、高压反腐下人事震荡和低油价冲击业绩急降的背景下,这三位新主帅的闯关之旅并没有那么轻松,改革未竟之业何去何从、怎样洗净腐败泥垢迎新生,多重大考待他们给出答案。
中石化王玉普:
技术派从政后“再回炉”
虽然已被免去职务,但新闻仍在追着傅成玉,这位脸黑个大、被普遍认为具备改革魄力的原董事长,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先后推动中石化旗下多个子公司的重组,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石化销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之路。
在换帅消息宣布的当天,有业内人士直接表达了对“傅式改革”的赞美,并毫不掩饰地说:“你老了,江湖不忘。”这一切对于继任者王玉普而言,除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好处,更多的是“我的前任是大神”的压力,各方都在关注并猜测改革未竟之业何去何从。
比傅成玉小5岁、都出生在东北、有着同样刀型浓眉的王玉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被业内视为技术派从政后“再回炉”的典型代表。
1982年王玉普从大庆石油学院矿机专业毕业,之后在中石油大庆油田工作长达30余年,位极董事长。2009年8月,他转入仕途,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仅仅11个月,升至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晋级为正部级。2013年3月起,王玉普调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后任副院长,直到今次调整回归“老本行”,成为国资委下属112家央企中唯一的正部级掌门人。
这种经历也烙印在王玉普的行事风格上,一位曾和王玉普大学同窗两年的石油石化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是,“有魄力、视野宽阔、科研水平很高”的技术型管理者。
5月4日履新一周多以来,王玉普拜访公司老领导,走访有关部委汇报工作,调研驻京企业,仅5月11日就走访了燕山石化和北京石油两家驻京企业。
5月8日,在上任四天后的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王玉普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且在对中石化领导班子提出的四点希望中,首个就是“要政治上强,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在本轮“打虎拍蝇”的反腐中,中石化成为继中石油之后又一“伤亡带”。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间,中石化有4位高管落马,包括原总经理王天普。截至目前,公司总经理职位仍处于空缺状态。
“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坚决不搞利益输送”,王玉普“第二把火”瞄准了反腐,称要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决不手软。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相互监督、有效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事实上,中石化面临的压力并不止于此。在低油价冲击下,2014年“三桶油”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石化净利润垫底,结束了五年的增长,同比下滑29.4%。今年开局情况进一步糟糕,中石化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跌87.5%。这是近10年,中石化最低的一季度净利润,以往皆在百亿元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王玉普的优势在于其既是大型企业负责人,又有地方工作经历;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全国劳模,在省部级高官中,兼具这两项荣誉者,凤毛麟角。且其资历深、经验丰富,对石油系统熟悉,但非中石化系统背景又增添了几分新期待。
对于未来的改革之路,王玉普并未做过多的描述。不过,他肯定了前任的成绩,并明确表态,将继续把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求按照年度工作会议以及各版块、各专业工作会议的部署,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