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
省会市委书记的位置,其实是很要紧的。
全国31个省区市,除去4个直辖市,就剩下27个。现在已经有6个落马,可见“高危性”。而高危性,实际上又来源于重要性。
一般说来,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都由省委常委兼任。既有常委重任,又有一方主官之实职,所做的工作还天天能被省领导看到,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通常在这个位置上的官员,又是“很有希望”的。
这也就呼应了王岐山之前讲的那句话:“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要在党内消除山头主义和团团伙伙?
首先,是统一全党的目的——在改革的紧要关头,顶层设计节奏这么快,之后最紧要的就是上情下达政令通畅。这个时候如果面临山头与团伙,必然在中央和基层之间出现“夹层”,下面的官员就得看双重脸色,政策自然可能被打折扣甚至篡改。
其次,是团结全党的目的。现代的政党政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目标进发。而党内团伙的出现,无论是以地域划分的帮派,还是以工作系统勾连成的团体,亦或是围绕在某个人身边形成的裙带,都对政党的团结有弊无利。远的不说,就说国民党,内部的CC系、三青团、军统中统、黄埔系、桂系、以及后来建丰同志搞的铁血救国会,争来夺去,直至败退依然内斗不止。消耗的是什么?整体战斗力。
侠客岛(微信号:xiake_island)始终有一个论断:反腐与改革是一体两面。反腐是运动么?不是。是针对某个人么?也不是。但是针对一些利益集团么?是。为什么?因为这些利益集团的腐败如果不除,断的将是整个改革的后路。(文/公子无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