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围绕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功能,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党政正职培养选拔,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后备干部工作等举措。
在能力建设方面,强调提高领导班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围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务,提出了开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培训,开展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等方面的培训,加大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力度等举措。
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强调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和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提出了严格执行反对“四风”制度规定、完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等举措。
在制度建设方面,强调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围绕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的问题,提出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等举措。
问: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领导班子结构有关问题,《规划纲要》作了哪些规定和要求?
答:领导班子结构,直接关系到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十八大强调,要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根据中央精神,《规划纲要》对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在党政正职选配方面,从岗位职责需要出发,注重选拔既懂党务工作又懂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领导人才,注重选拔经过多岗位锻炼、实际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二是在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方面,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不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不把换届提名年龄作为平时调整的年龄界限。同时,把年轻干部整体配备目标和领导班子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统筹抓好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的选拔配备,不简单对每个领导班子搞硬性配备。三是在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方面,重视充实熟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干部,充实实践经验丰富、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充实善于做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社会管理工作、群众工作、法治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培养选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四是在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方面,既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又从实际出发,不降格以求。总之,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实现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统筹配备,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问:对一些地方和单位干部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规划纲要》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和办法?
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狠抓八项规定落实,坚决整治“四风”,赢得了风清气正、生机勃勃的好局面,深受广大干部群众赞同和拥护。《规划纲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针对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二是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对选人用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扫除,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倒查机制。三是健全和落实日常从严管理监督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建立抽查核实工作机制,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四是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严格执行干部退休制度,完善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严格任期管理,健全免职、辞职、降职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干部。五是建立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对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工作实绩、整体结构、优化方向,对领导干部能力水平、履职成效、作风表现、廉洁自律等,及时跟踪了解、分析研判。
文件出台后,落实是关键。各级党委(党组)要严格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以最讲认真的态度履行抓班子带队伍职责。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导致领导班子软弱涣散、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要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过程跟踪和进度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纲要》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