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法治论坛 > 正文

人民日报刊文称粉丝纵容或成明星吸毒潜在原因(2)

道完歉又是好汉一条?

明星吸毒,还有个重要原因是钱太多了。北京电视人尤小刚炮轰明星吸毒都是“钱多烧的”,“为什么那么多年轻演员吸毒?就是成名得太容易了。钱来的太多了,烧的!他要是没饭吃还会吃毒品?”

2011年,柯震东借《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出道,现在,他的身价已比当初暴涨100多倍。公开信息显示,柯震东先后为多达19家企业做过广告代言,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品牌高达2/3。

房祖名更不用说,身为巨星成龙的儿子,本身就是富二代,还代言了德芙巧克力、可口可乐、爱华仕箱包等6家大企业。“他们生活都太顺了,许多东西得到太容易。”一家企业的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中国明星吸毒的传闻越来越多,可能还有个潜在原因,就是演艺行业和“粉丝”对他们的纵容。在国外,艺人涉毒会受到业内严厉的处罚。曾因《宫》走红的韩国演员朱智勋,因染毒而被电影换角、电视台封杀。在日本,演艺公司会与吸毒艺人解约。2009年被曝吸毒的酒井法子,至今未能成功复出,反倒是国内活动方还邀请她来华,给了她捞金的机会。在美国,明星一旦曝出吸毒,不仅名誉扫地,还会被贴上堕落的标签,演艺生涯也基本走到尽头。

而在台湾,明星吸毒之后只要开个媒体发布会,当众痛悔公开道歉,就可以继续捞钱。大陆也如此,只要稍待时日,就可晚会照唱、电视照上。比如李代沫吸毒,“粉丝”不是谴责而是心疼,心疼他能不能忍受监狱之苦,心疼为什么偏偏抓他。

跟粉丝们的宽容和健忘相伴的,是一些明星对吸毒的无所谓态度。上个月,宁财神在某歌手新专辑发布会上,公然称“吸毒完全不后悔”,而且反问记者:“这个有什么后悔的?”继而大谈“人生总是要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这与在监狱时的认真忏悔判若两人。

法律之外应有道德惩罚

比明星吸毒更可怕的,是偶像倒塌的社会效应。李代沫靠“中国好声音”一举成名,本来是普通人靠实力获取成功的励志教材,结果励志者竟然是吸毒者,叫本来以他为榜样的少年们作何感想?

而柯震东在2012年还拍了禁毒宣传片,片中郑重承诺“我不吸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一年,他就在房祖名家里第一次吸食毒品大麻。房祖名的父亲成龙2009年成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偶像毫无诚信,禁毒大使禁不了儿子的毒,公众作何感想?

前不久,演员高虎吸毒被抓之后,某门户网站曾发起一项“高虎吸毒被抓你怎么看”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5.6%的网友表示“不稀奇”,17.8%的网民认为“无所谓”,无论是因为“司空见惯”还是“漠不关心”,对于前赴后继跳进吸毒火坑的明星们,公众的态度显得麻木。这样的态度若是出现在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群体中,令人担忧。

对社会有示范效应的明星吸毒,是否应该格外严惩?从法律角度,应该人人平等,不管其是内地还是港台的。但与此同时,明星也理应承受道德惩罚,行业内要有“禁用吸毒艺人”的自律,公众可以“用脚投票”,媒体和公益机构也应拒绝吸毒艺人的作品。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明星吸毒   粉丝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