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事业单位条例误读反映民众期待:希望改革快些走(3)

盘点误读个案:那些“断章取义”和“政策焦虑”

今年年初,国土部部长姜大明的一段讲话引起了轩然大波。1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曾就实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计划,着重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问题作出阐释,当时他讲了三句话,分别是“中央要求,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要以盘活土地存量为主”、“今后将逐步调减东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

虽然这只是部委会议上的声音,并未最终落在纸面上成为政策,然而这样三句先后关联的话却也被媒体记者“一刀斩断,只留猛料”。于是乎“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网络上热议之声不绝,有人说“早该出这种政策了,严控大城市人口!”有人惊呼“这房价还得大涨”,甚至著名学者马光远也大呼这是“饥饿营销”……1月12日晚间,国土资源部官方发布微博表示,关于“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报道,属于媒体误读。

姜大明部长所说的这三句话,逻辑层层递进,不可割裂,而且每句话都有前提。“盘活土地存量为主”、“今后将”、“逐步调减”、“原则上不再安排”等限定字眼都表明了,今后对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供地政策,不是从现在就“一刀切”。一场舆论躁动才因此平息。

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曾表示,北京市医保个人账户在年底前将实行封闭式管理,账户内的钱不再能随意提取而只能用于看病。同样是一句领导的发言,同样引发了民众一番忙乱。

因为对所谓“封闭式管理”的担忧,在北京市缴纳医保的人们开始不安起来。消息传出之后,北京银行的部分网点便出现了排队领取医保存折内存款的现象。特别是在3月23日前后,人们的情绪更是因为一则“医保存折资金系最后一日支取”的消息而倍加紧张。据北京银行奥东支行一名工作人员说:“好多人都来取医保存折里的钱,银行下班的时间也拖后了。”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民众存在误解的那一段时间曾明确表示,不论医保个人账户的管理方式如何调整,已经打入医保存折里的资金都属于参保人个人所有。对于这笔资金,参保人员凭医保存折可以随时到北京银行或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自由支取。参保人员不用担心这些钱会被封闭,更不必着急扎堆取钱。同时,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已在银行各网点贴出了解释公告。即便如此,这类政策尚未确定便因官员言论引起民众误解的事件在时下似乎并不鲜见,这背后的不妥之处值得我们深思。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是其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极大关注。在这份7000余字的文件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一表述吸引了最多的眼球,一时间“政府要推卸养老责任”、“政府要‘算计’老人的房子”等等声音并不罕闻。

9月19日和20日,民政部借助权威媒体连续回应“以房养老”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但“以房养老”问题出现了误读、以偏概全等问题,需要加以澄清。而“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所谓“以房养老”,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明确是开展试点。在随国务院《意见》同时下发的重点任务分工中,也只是45项重点任务分工中第二十七项有关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中的一个子项目。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意见》提出要从国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激发社会活力,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此外,政府还将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以及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关于“以房养老”的误读个案并不同于其前面所述的那些例子,这份文件在措辞与表述上并没有“技术性”问题,社会上也并无大量刻意曲解政策的报道和舆论,依然造成相当一部分民众因误读而产生不安。而这些不安的背后,恰恰是我们这个“跑步”奔入老龄化社会的大国中难以压抑的养老焦虑。我们应该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更多地考虑民众情感中的焦虑,从而避免这些情绪性误读。(本文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京报等媒体相关报道)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