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
北京房价会回到合理的空间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很快将要出台。此外,他指出北京的房价会回到一个合理的空间。
李士祥表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还是功能布局问题,再具体说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它不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有传言称北京的房价会下跌,周边的房价会涨起来。对此,李士祥回应,北京市区的房价肯定要下降,“一是供应量加大了,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另外房地产结构发生变化,房价肯定要下来。”他说,随着政府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房价会回到一个合理的空间。
对于北京周边,如河北燕郊的房价是否会上升,他称,这不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比如将来北京有些功能疏解出去,就没有必要在燕郊买房,在北京上班,可以在河北居住、上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
房价下跌比房价上涨风险更棘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政府应加强对房地产风险的防控,房地产下行的风险一旦变成了现实,影响是巨大的。“一是房地产市场关联着60%的实体经济产业,二是房地产业关联着60%左右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三是目前中国人财产保有的形式60%以上是房产。”
陈雨露建议,未来十年中国中长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以稳定可持续、保持现有房价总水平可控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未来十年,如果能够保持住房价的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到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14%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和引擎也已经找到新的替代动力,那么房地产业就可以回归理性。
陈雨露警告,现阶段政府必须防控房价下跌的风险,“防范房价下跌的风险比控制房价上涨的风险更棘手”。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