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马上体”折射的焦虑浮躁的社会心态

——“马上就有”,不如马上行动

核心提示: “马上体”的祝福语倾诉着民众的急切期盼,也折射出焦虑和浮躁交织的社会心态

87

日前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小学返校的同学们在操场上拼成巨型“马上100分”字样,迎接新学期。
  郝群英摄

进入马年,“马上就有”这一句式迅速流行:“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份好工作”“马上有一切”……

“马上就有”的祝福语,是马年才有;“马上就有”的社会心态,却早已在不经意间造访我们的时代。一毕业马上要有高薪工作,一工作马上让全家人凑钱买房、别人有了自己也马上要有、希望不能“马上兑现”就立刻抱怨。

“马上就有”,倾诉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急切期盼,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今社会中的焦虑、浮躁与喧嚣心态。

等不及、输不起、稳不住、盼不来

“马上就有”心态悄然造访

我们为什么要“马上就有”?

“等不及”——

“忙啊!忙起来连厕所都上不成,晚餐基本都是坐在工位上解决的。”窦晓是北京某基金公司运行部会计,经常工作到晚上8点。公司竞争激烈,业绩出色的年轻人,很快升职加薪,否则一步慢步步慢。“不拼命挣钱,怎么买房买车?”

成名要趁早、发财要趁早、结婚生子也得趁早……步入“快餐化”时代,面对有限的资源和机会,人们总希望“早得”、害怕“晚到”。有人调侃,现在世界从“大鱼吃小鱼”进入了“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当周围人都如万马奔腾一般冲向新生活时,身处喧嚣中的你难免被裹挟着一拥而上,不然就“OUT”了。

“输不起”——

学奥数、练古筝,占去孩子本不宽裕的闲暇……当下,“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正被越来越多父母们奉为圭臬。孩子“输不起”,成年人更“输不起”。面对着优胜劣汰的职场压力,都市里的白领们神经紧绷、时常或被动或主动加班。“亚健康”成了常态,“过劳死”时有发生。上学、就业、升职、加薪、买房……前行路上,步步都充斥着对比与参照,让不甘落后者心生焦虑。

“稳不住”——

大学毕业才3年,专业学物流的天津小伙詹阳已经换了4份工作:商场楼层主管、公司库房管理、物流企业调度、银行客户经理。为何跳槽如此频繁?“之前辞的那些,要么就是太累,干不来;要么就是太安逸,不想干;还有就是薪水太低。”不过,总是从头再来,詹阳自己都觉得心浮气躁。

经常跳槽的“闪跳”一族成为“稳不住”的代表。正面看,社会流动加速,成功机会更多,向人们打开了修正人生轨道更多更方便的渠道;反面看,个人对自身没有准确清晰的定位,没有长期稳定的规划,想不清“什么是成功”“最想要什么”。

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日渐增多的选择机会,让人“等不及”“输不起”“稳不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又让人总是不时感到“盼不来”——

去年年底,75户北京经适房轮候家庭,一气之下将所在区政府告上法庭,其原因就是早就通过摇号资格审查的他们,等待5年没能分到期盼中的经适房。

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大中城市房价连年攀升,今年好不容易攒下买间客厅的银子,转年兴许只够买个厕所,“马上有房”的未来渐行渐远;收入增加了,可物价也涨了,工资条上的数字总追不上CPI涨幅,“马上有钱”的生活并未如期而至。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马上就有”表面上看是一种简单化、理想化的愿望,但其折射出当今社会焦虑和浮躁相交织的社会心态,需要认真对待。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马上体   马上就有   民生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