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隐私更应保护
毋庸置疑,李某在本案中的行为是错误的,她给原原造成的伤害令所有人痛心。李某应该为此承担责任,她的父母作为监护人也难辞其咎。但李某作为未成年人,她的隐私应受到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人肉搜索暴露了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和教育。这种侵害对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他们将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一旦处理不当容易走上极端。
在2007年12月27日新闻联播播出一段抨击不良网络视听节目的报道,其中采访了一个北京某学校的女学生,这个女孩子说道:“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很多网友质疑一个网页怎么会同时“很黄很暴力”,猜测这名女生没有说真话,甚至通过网络搜出了她的住址、学校等私人信息。
最初的质疑、猜测很快演变成调侃、恶搞,小女孩竟然成了网民情绪宣泄的工具。羞辱性的文字和图片在网上一时间铺天盖地,给女孩和她的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由“很黄很暴力”引发的事件使人们围绕人肉搜索是否侵害个人权益展开讨论,并成为2008年最受争议的话题。
2013年12月,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兰市的12岁初中女孩丽贝卡?塞德威克,在遭受她的两名同学长达1年的“网络暴力”后,最终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由于该州没有关于网络暴力的具体处罚规定,这两名同学在21天拘留期满后,获得了释放。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到达6.18亿。其中,10-19岁上网群体占网民总数的24.1%。未成年人既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又是互联网有害信息的直接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