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上瞒下,带头致富还是“掠富”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腐败“村官”对上瞒报,对下蒙骗,一边侵占政府各类补偿款、惠农资金,一边收受开发商贿赂,一边还以各种借口伸手向农民索取贿赂,通过政府、企业、群众“三头获利”。
手法一:“移山填海”改数据。10多年来,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宫花村原党支部书记助理张连合与原党支部书记郭仲强,伙同原村财务、出纳马雪梅建立不规范的会计账册,私设个人账户接收土地补偿款,欺上瞒下,不交或少交土地征用补偿款,对国有土地和村民利益造成了1.27亿元的巨大损失。
一些村干部利用统计、上报名单的职务便利,虚构户主或虚报数量骗取相关资金,而上级部门也未能调查核实。
手法二:内外勾结“一窝端”。据纪检部门介绍,广东申通物流有限公司为顺利租到土地,向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4个村的29名村干部行贿,合计1600万元。受贿干部几乎囊括了多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经联社社长甚至片长。而这4个村都是在没有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仅有村委会委员签字同意的情况下,与投资人签订了用地协议。
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告诉记者:“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村干部甚至拿着空白的合同就让村民们签,回来后再私自填一个数据。”
手法三:带头致富变为勒索敛财。从近年来有关部门查处的案件看,不少涉案的村支部书记往往都是大权在握,集“党政企”大权于一身,一切事务一人说了算,变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一些县乡倾向于让“创业大户”、“致富带头人”当选村干部。然而,这些有钱有权的村干部也容易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或不法分子拉帮结派,发展为盘踞一方的恶势力。
一些村民十分不满:“像征地这样的大事,按道理必须经过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但很多时候都是几个村干部说了算,有的村干部在统计名单上造假,有的拿着空白合同让村民签,回来后再私自填数据。村民不知情,还谈什么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