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部分官员执行八项规定走样:大楼穿马甲(2)

变相使用公款、公车,歪招频出

一、公车配备:另行落户 临时借用

一些机关干部公务用车豪华化、专车化现象有所遏制,但少数地区和部门却想方设法在公车配备、公车私用上“钻空子”。一般公车排量要求1.8以下,原来2.0等超标公车就换成1.8T,性能更好价格更高;接送孩子、外出吃喝、清明扫墓,公车停在偏僻地带、送完就走。

湖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长期以来“一把手”配专车在县直部门已成常态,部分强势机构连副职都有“专车接送”。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领导专车、超标车,落户到下属学校、医院、企业等机构内躲避检查,即使被举报,也能搬出“临时借用”这块挡箭牌。

二、公款出游:名为培训 实为旅游

今年来,严禁公款旅游已成为各地一条“高压线”。但一些“管不住腿”的领导干部还是“对策”频出,“领导出游、企业买单”“名为培训、实为旅游”等现象依旧时有发生。

中部地区一乡镇干部透露,不久前参加全县干部党校培训,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前往江西井冈山培训学习。4天培训时间,仅第一天组织大家集中培训,其余时间都是在当地参观游览,所有费用都在培训费用中开支。

三、公款吃喝:变换发票 照吃不误

很多地区为杜绝公款吃喝,明文规定餐饮发票一律不能用于报销。但一些地方仍然会出现将餐饮发票换成小额购物发票,“照吃不误”。一位县级政府机关接待负责人说,为不违反规定,现在所有餐饮发票都得换成超市定额发票,1000元的换成两张500的,发票上就写日用品或办公用品,或者用相对小额的加油票来充顶,“只要把具体情况给报账领导说明,领导也会睁只眼闭只眼签字”。

四、发放补贴:借助评比 节后补发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说,想着平常工作也挺辛苦,给大家谋些福利,因此就变着法子、改换名目、私下发放。

“现在各项评比创建多,获得这些荣誉给职工增发一定津贴或奖金,是政策允许的。”一位基层干部坦言,“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档案管理达标单位”,绝大多数单位每年都能获得几项奖励或荣誉,机关趁机将各类节日福利给补上,“节前发改节后发,过节物资变工作奖金,大伙都心知肚明”。

中央新规:公务接待禁鱼翅燕窝

一年以来,中央持续发力,对铺张浪费打出“组合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规定》指出,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规定》还指出,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在今年3月、7月、9月,中央纪委先后三次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9月,在国庆与中秋“两节”来临前,中央纪委要求,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月饼、公款吃喝等。

9月,财政部等多单位联合发布《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规定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上水果等。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等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年历等物品……

(综合人民日报、半月谈、新华网、新京报等报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八项规定   反腐   中央新规   公务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