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文化大发展要努力推进“三个融合”(3)

核心提示: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发展基本规律,准确把握文化与科技、金融等资源要素的紧密联系,按照通盘谋划、整合资源、借力打力的策略,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以及文化内部资源的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与机制创新。目前,湖南金融机构基本健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四家股份制银行和三大政策性银行在湖南均有分支机构,并具有实力雄厚、信誉度高、分支范围广的特点,能够为分散在湖南各个县市的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资金融通服务;积极引导担保公司开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担保业务、再担保和联合担保业务。推动银行监管差异化,金融监管部门可比照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从拨备计提标准、风险容忍度、不良资产核销以及信贷人员尽职免责等监管要求方面对文化产业有所倾斜,提高银行对文化产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推进文化资源内部要素融合发展

文化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要素进行互动与融合,从而不断地获取与整合资源,促进文化自身快速发展。文化发展除了要融合科技、金融等社会系统要素以外,还需要实现文化自身内部资源之间的融合。实现文化内部资源要素之间融合发展,要依据消费需求提供差异化文化产品,要整合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途径,要推进文化发展多元力量的汇集。

一是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当前,虽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应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但立足资源互用、准则框定、机制借鉴层面,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进文化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十分重要。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同样的地位来看待,将覆盖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与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统一起来,整体规划、协同发展。

二是促进文化人才、产权、资金、中介等要素市场均衡发展。目前,湖南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人才市场、产权市场、资金市场、中介市场等尚未建立,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要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必须以发展文化要素市场为重点,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促进文化市场各部分的全面发展,使文化市场成为连接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的基本纽带。

三是推进文化内容与文化传播途径联动发展。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但文化产业需要传播的载体、渠道和终端。从内容生产体系看,文化产业行业包括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从文化传播渠道看,文化产业主要有出版物发行、广电传输网络、电影院线和文艺演出等类别。相对于较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传播渠道较为分散、画地为牢、不够完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的“短板”。

四是实现文化企业、产业、园区、集群聚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文化产业的互补与合作,从而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不同文化企业集聚,沿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布,分担文化产品从创意、生产、销售到再开发等环节的任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文化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文化产业要素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文化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五是整合政府文化管理多部门的力量。政府文化事务管理,主要是通过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管理社会公共文化事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当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数量较多、分工较细,尽管基层都组建了文广新局统一机构,但实际上还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弊端。如网络文化管理,就涉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多个部门。这种力量分散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阻碍了文化资源统一配置,不利于文化行政管理能力与绩效的提高。

六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广大人民的自觉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才能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反之,文化发展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及资助公益性的文化创作、演出、展览、交流、节庆、网络文化内容等项目。同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各展所长,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独特作用,共同推动文化建设。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严俊(见习)]
标签: 文化   文化大发展   融合   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