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网络时代的评论艺术

——专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

核心提示: 《人民日报》纸质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始终保持着,同时在多媒体方面,在时间节点上没有落后,在规模水平上没有落后,在内容提供方面也没有落后。媒体人要顶天立地,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这是办好任何媒体的最重要经验

题记:2013年8月7日,人民论坛杂志社视频演播室开播上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作为首期访谈嘉宾,做客演播室,围绕“网络时代的评论艺术”接受了我社记者专访。


“三个不落后”体现《人民日报》多媒体战略,传统主流媒体要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人民论坛记者:米老师好!我想请教您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传统媒体转型。当前,社会在转型,媒体也处于变革期,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发声渠道和阅读方式,也给新闻评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您觉得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米博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很多。我在新闻战线已经工作了几十年,应该是一个老兵。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许和你们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交流的时候,会有一些概念化的表述,但对我们来说,国家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事实。从《人民日报》自身发展来讲,现在发行量是300多万份,仍然是发行量最大的纸质媒体。三十多年来,《人民日报》从一张对开8版的报纸发展到现在的24版,同时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新闻机构,成就辉煌,成绩巨大。

与过去相比,我们舆论生态和工作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想说的是,新媒体从20多年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那个时候叫互联网。这20多年来,《人民日报》的纸质媒体和人民日报社所属的新媒体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经历了很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直观地感受到,舆论生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媒体的格局在发生着变化,主要是现在的媒体除了纸质媒体以外,还包括许许多多的新媒体,博客、微博等。另一方面,更多的变化在于舆论场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最突出体现在有更多的人发声,有更多的渠道发声,有更多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参与到媒体互动的过程中,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舆论生态。应该说,这是我们那个时代不能想像的。

从机遇和挑战的角度来看,我感到这是一个潮流,顺应这个潮流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做出的正确抉择。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特别是新闻界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多元、多样的舆论生态,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对我们的能力、学识、经验等等都是一个考验。我们必须努力适应这样一个时代,而不是相反。应该说,《人民日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纸质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始终在保持着,同时,《人民日报》在多媒体建设方面,时间节点上没有落后,规模水平上没有落后,内容提供方面也没有落后。特别是从去年我们的官方微博开通以来,得到广大读者好评。我为这个时代感到骄傲,也为赶上这个时代,见证这个时代,感到自豪。

新闻评论工作要坚持一个原则:贴近时代,注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回应老百姓的关切

人民论坛记者:今年1月4号,《人民日报》评论版诞生,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您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曾牵头撰写上百篇人民日报社论和重要文章,您在评论方面有怎样的心得和诀窍呢?

米博华:创建评论版,是编委会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要求作出的决策,也是几代新闻工作者长久以来的愿望。一张报纸,特别是党中央机关报,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必然要在言论方面有所作为,开拓创新。有发展,才不能落伍。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艳红]
标签: 网络时代   艺术   评论   米博华   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