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市国旗街。
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在东兴浪淘沙·二桥里旅游文化街夜市,越南姑娘阮氏兰冰制作滴漏咖啡。
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国公交车。
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5首届中越跨境自行车骑行活动现场。
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片来源:广西标准地图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桂S(2025)25号
在2025年中国东兴—越南芒街界河大联欢活动上,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赵霞(右)与越南演奏家潘金成联袂演奏《游牧情歌》。
东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北仑河串联起中国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
黄天福摄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
广西东兴市,因兴起于北仑河东岸而得名,地理坐标独特:在中国陆地边界线与大陆海岸线交会处。以北仑河口为起点,向西,中国约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曲折绵延到达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向东,中国约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蜿蜒伸展直达鸭绿江出海口的万里海疆北起点。
北仑河发源于中国境内,全长109公里,下游60公里构成中国和越南之间边界。北仑河入海前勾勒出一段美丽弧线,河流两岸,是中国广西防城港东兴市和越南广宁省芒街市。
国与国相邻,城与城对望,山与海相连。站在北仑河畔,既可欣赏中国的山川河海,也可眺望越南街景。一幅中越两国邻里相亲、烟火交融的周边友谊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烟火图——
一河两岸,享双城生活
东兴早在汉唐时期,便是海上丝绸之路节点。船只往来频繁,货物集散流转。1900年,北仑河国际铁桥建成,边贸联系更为紧密。时光荏苒,昔日铁桥已不复存在;如今,横跨两岸的北仑河一桥和二桥,承担着通关与运输功能,河畔繁华更胜从前。
早上8时,氤氲水汽尚未消散,北仑河两岸已人流如织。中国东兴口岸、越南芒街口岸前,通关的人们排起了队。两座口岸之间是北仑河一桥,桥中央红白相间的分管线,是游客最喜欢拍照的地方。高峰时段,每天有2.6万人次通过这座桥。
在芒街口岸旁,摩托车停车场早上最热闹。人们从各处骑车赶来,停好车,跨桥到中国工作。越南姑娘杨氏庄就是其中一员。过桥再走百米,就到了她工作的西贡咖啡馆。在附近吃一碗粉,进店换上越南传统服饰“奥黛”开始工作,下午6时收工返回。“上班出国,下班回国,在我们这里是平常事。”她说。
上午9时,东兴旅游集散中心。一辆公交车驶出站台,车身上用中越双语写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东兴与芒街联合优化口岸联检机制,于2024年底开通跨国公交线路。这趟跨国公交每日1班,全程共7站,单程1小时。只需花15元人民币,就能解锁“坐公交出国”体验。跨国公交的乘客有游客也有上班族,一些人因经常搭乘而熟络,车上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公交车抵达东兴口岸(二桥),乘务员利长燕走下车,5分钟就办好车辆出境手续。随后,她引导乘客查验证件。利长燕会讲越南语,这条公交线开通以来,她一直穿梭在东兴和芒街之间。翻开自己的过境证件,上面盖满密密麻麻的出入境章,她笑着说:“这些就是我上班打的卡。”
公交车驶入芒街,双语招牌随处可见,越南咖啡店、河粉店和中国小商品零售店等店铺林立。农贸市场里摆满中国调料和越南瓜果,小贩热情讲解各种搭配秘诀。两城相邻,美食可共享,风景可共赏。便捷的交通,让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晚上8时,东兴浪淘沙·二桥里旅游文化街夜市灯火灿烂,烧烤摊“嗞啦”作响,水果铺香气四溢,这里是中越边民和游客休闲好去处。
“冰冰,来碗糖水,多放点榴莲!”“好嘞!”越南姑娘阮氏兰冰在夜市经营糖水店一年多,熟客都叫她“冰冰”。榴莲泥、椰奶冻、芋圆……玻璃碗里,食材满满当当。“榴莲是从芒街进货的,芋圆是从河内发物流过来,地道越南口味。”阮氏兰冰说,在中国开店,租摊位、引客源、做外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市场管理团队手把手指导越南商户,“很多越南人在东兴做生意,这里的市场环境很好,办事很方便。”
艺术画——
一笔一墨,引天然共鸣
沿着北仑河畔的小路拾级而上,穿过郁郁葱葱的芭蕉林,便来到“白石芭蕉书屋”。书屋旁的齐白石文化艺术馆,如今是中越文化旅游线路上的重要站点。
“齐白石一生唯一的出国经历就是去越南。1907年和1909年,他两次来到东兴,从这里出发去越南芒街游历。他的《芭蕉书屋图》画的正是边境风景。”每当越南研学团到访,艺术馆筹建人陈艺诚总会讲起这段故事。
100多年前,越南风景进入齐白石画作;如今,中越画家常常并肩挥毫。为献礼中越建交75周年,16位中越书画家共同创作16米画卷《北仑河记忆》,一纸丹青串起两岸风物:起笔于东兴海滩,渔舟点点,海鸟翱翔;中段描绘侨批馆、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山林葱郁、游人如织;落笔在芒街,水榭荷香、楼阁林立。
艺术馆一角,10岁小姑娘林泳铮正在画一幅丝瓜图。“线条要稳,形才准,然后再讲布局。”指导她的是东兴齐白石文化研究会会长唐舒展。
林泳铮母亲是越南广义人,父亲是福建人,一家人在东兴定居。“因为这里生活习惯和越南相近,去芒街也方便。”母亲张氏美娘说,“有一次在芒街游玩,遇到唐老师在办齐白石画展,孩子一眼就喜欢上了。从那以后就跟着唐老师学画,已经学了两年。”
唐舒展现在常驻艺术馆,经常接待越南学生与游客,每年都会赴芒街举办画展。“越南也有用毛笔画画的传统,中越在笔墨里有天然共鸣。”唐舒展说。
“游历越南山水,野蕉数百株,映得满天都成碧色。”这是齐白石笔下的“出境游”经历。如今,东兴与芒街联手打造旅游线路,将笔墨印象变为实景体验。芒街一侧,齐白石去过的地方已经种上芭蕉树。今年4月,东兴启动中越界河游项目,游客可乘船欣赏两国山水。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让中越民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年中国东兴—越南芒街界河大联欢活动上,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赵霞与越南演奏家潘金成联袂演奏《游牧情歌》。一根琴弦、一个摇杆,在艺术家手中被轻轻拨弄,动人旋律便流淌而出。潘金成表示,通过音乐增进两国友谊、搭建交流的桥梁,非常有意义。
运动景——
体育赛事,传周边友谊
今年5月1日,为纪念东兴与芒街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2025首届中越跨境自行车骑行活动举行。随着发令声响,240余名中越骑行者从东兴市竹山村“山海相连地标广场”出发。车轮飞驰,红树林掠过身旁,海风吹来浪声相伴。一路骑行,沿途既有东兴热闹街景,也有芒街城市风光。
东兴骑行爱好者张万婵早早报了名。“以前一个人骑行看风景,现在大家一起骑,更有氛围。”她说,骑行队伍进入芒街,当地居民身着漂亮传统服饰,站在路边热情挥手欢迎。在骑行终点的芒街茶古广场,张万婵收到一枚象征友谊的纪念章。黄绿相间的纪念章上,刻画着两位骑手并肩前行的身影,背景是连通两国的北仑河一桥。
体育,正成为东兴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今年,从跨境足球、跨境骑行再到中越武术比赛,中越合办体育赛事轮番上演。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带动两国人民友谊升温。
今年2月,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在东兴市体育场开赛,近两万名两国观众到场,呐喊声响彻天空。这项拥有30年历史的足球赛,是北仑河畔的年度体育盛事,如今更成为东兴与芒街联手打造的跨国赛事。
36岁的越南工人黎文河,是东兴球场上的“老面孔”,曾参加过10届足球友谊赛,表现出色。如今,他是东兴3家足球俱乐部成员。他告诉记者:“东兴的每家足球俱乐部几乎都有越南球员,大家一起切磋,共同成长。”
“4月来比赛,5月来训练,6月来串门”——黎文河笑着告诉记者,他与东兴的关系不止于足球。他喜欢骑车游览东兴,也常和当地朋友坐在街边摊,边聊足球边品尝地道美食,“足球让我结识了很多中国好兄弟。”
芒街人热衷匹克球,东兴随之兴起;气排球在中国火热,越南朋友也一试身手。今年夏天,匹克球、气排球、网球赛事在东兴与芒街次第登场,男女老少皆可参与。“在东兴的体育场上,经常能看到中越群众混合组队,一起打球、锻炼。”东兴市体育中心负责人石林丽介绍,这些赛事多为民间自发组织,氛围轻松自由。
北仑河畔,友谊画卷不断铺展:桥上人流不息,双城生活忙碌有序;艺术馆内,中越游客共赏两国水墨丹青,体验文化交融魅力;河畔球场,球员奔跑如风,观众热情喝彩……河水静静流淌,见证跨越国界的周边友好与情谊。
链接·广西防城港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拥有陆地边境线101公里、海岸线538公里,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城市。这里集聚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包括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广西东兴产业园区等,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5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防城港是中国西部第一个亿吨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商通航。
近年来,防城港市通过举办“北部湾开海节”“京族哈节”等特色节庆,以及跨境足球赛、海上龙舟赛等体育活动,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防城港市还着力打造“边关风情带”“边海风景道”等特色文旅品牌,让游客在“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过程中,感受新时代中国边境城市的开放活力与人文魅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0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