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马栏山上万象新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文化+科技”的发展之路

马蹄声碎云霄外,万马奔腾势如山。

浏阳河蜿蜒流淌,在第八道弯处,画出一个大写的“V”字。这里,坐落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成立于2017年12月,园区面积15.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由湖南广电为核心的建成区(约2平方公里)和浏阳河“第八湾”鸭子铺的新建区(约3平方公里)组成;功能区约10平方公里,覆盖月湖、山鹰潭、长沙大学一带,是国家级广播电视产业园区,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全国版权示范基地,2023年3月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园区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马栏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汇文化创新之产业、聚科技创新之人才、引视频行业之风向,以科技为文化赋能,初步形成以高新视频为特色,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全链条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湖南考察,他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新时代新征程,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对马栏山提出的新命题。

探索新机制,发展新业态,调研组走进马栏山,探寻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的前行之路。

扬帆起航,汇文化创新之产业

守正创新,优质内容打响“马栏山品牌”。媒体发展,内容为王。马栏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守正创新,做优做强内容,制作出品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纪录片《中国》《了不起的匠人》等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运用新国潮理念,打造独有文化IP群;电视剧《问苍茫》《理想照耀中国》探寻中国革命道路;原创综艺节目《乘风2023》《披荆斩棘的哥哥3》《声生不息·宝岛季》等火爆“出圈”,以优质原创内容,助力芒果模式成功出海,引领文艺新潮流。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马栏山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马栏山紧抓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以科技赋能文化创作。纪录片《超时空寻找》采用实时动捕+VR体验等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让体验者沉浸重温记忆中的场景和思念里的人;5G智慧电台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视频自动拆条技术,“闪”编一套广播节目,5分钟生成一档电台节目,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强链补链,融合发展构筑“马栏山生态”。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马栏山坚持融合发展之路,一边“建楼”“建棚”,一边“建链”“强链”。园区聚集了芒果超媒、中广天择、中南传媒、电广传媒4家主板上市公司,3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产业集聚初具规模,专业影棚数量达到18个,2023年服务30档头部节目录制。

加速文化与科技融合,聚焦数字视频内容生产,延伸布局文化产业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扬帆启航,奔向未来!

乘风而上,聚科技创新之人才

政策引才,算法大赛吸引全球目光。“人才引进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2023年9月,第四届“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如约而至。大赛参赛队伍达到2.3万支,创下历史新高。创新赛题IVW(不可见水印)和LTV(用户未来价值预估)分别被ACM MM(国际多媒体会议)2023和IJCAI(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2023两大国际顶级会议收录,吸引国际目光。四年间,马栏山通过大赛引进100多名全球顶尖算法人才,筑起科技创新底座。

配套留才,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栖,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更要配套留才。为了留住人才,马栏山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带一桥两翼五道七支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新建产业楼宇200万平方米,为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实现人才“高品质生活”,建设1766套人才公寓,让人才在马栏山安居乐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办马栏山文创小学、文创中学,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让人才留得下。

合作育才,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马栏山依托长沙学院,创新建设马栏山新媒体学院,与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湖南广电、芒果超媒、乐田智作、中广天择等单位开展合作,积极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搭建各类教学实践平台,建成湖南省广播电视类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基地、湖南省视频文创创新创业省级教育基地,为湖南省打造万亿级音视频产业集群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目前,马栏山集聚近5万名产业人才,平均年龄26.7岁,青年创客占近90%;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比超过9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约12%,高级职称员工占比超过13%。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马栏山视频产业园通过平台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植好人才成长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发达,一茬接着一茬茁壮成长。

快马加鞭,引视频行业之风向

实现融合发展,催生文化新业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之路,是有效应对发展挑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力突破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马栏山建设“马栏山·华为云音视频产业创新中心”、马栏山数字媒体实验室等11个研发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人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园区企业万兴科技发布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天幕”,助力园区在视频大模型生态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XR(拓展现实)虚拟影棚、AI手语播报、马栏山盒子、中国V链、5G智慧电台等技术产品,催生文化新业态。

发挥内容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2020年,芒果TV视频内容电商“小芒电商”横空出世,利用湖南广电和芒果积累的内容自制优势,将带货产品在综艺、电视剧IP中进行深度植入,“种草+拔草”一站式解决用户需求,最终形成“视频+内容+电商”的视频内容电商模式。根据芒果超媒2023年度业绩报告,小芒电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商品交易总额(GMV)已突破100亿元,成为文化企业进军电商直播赛道的“先行军”。

坚持绿色发展,构筑节能减排新生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视频文创企业素材资料多,对高性能、大带宽、海量存储的要求高,2022年,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网湖南电力、湖南思极等与阿里云共建的“鸭子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引入阿里云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将散热能耗降至接近于零,液冷区年均PUE(能耗比)降至1.09,建成的绿色低碳数据中心总能耗可节省36%。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近年来,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与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赋能力量。马栏山乘势而上,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品不断喷涌,引领国内乃至全球行业风向。

“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语千钧。自2020年以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实现企业营收超1600亿元、税收超90亿元;打造14个企业聚集区,聚集企业超4000家。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正在转化为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的生动实践。

马栏山之行,带给我们诸多震撼和思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走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之路,要做到以下几点。

思想引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湖南考察,从“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到“形成更多的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殷殷关怀、高瞻远瞩。文化是湖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湖南省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取得显著成效。新时代新征程,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把发展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服务国家所需、发挥自身所长的重要切入点,突出产业培育和产业集聚、抓住核心技术攻关、扛起文化传承发展使命、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走深走实,努力在文化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夯实基础,加强高科技支撑。文化软实力需要科技硬支撑,实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内容是核心,技术是关键。要夯实“云、网、算”基础设施,搭建互联互通、融合创新、安全可控的云平台,进一步加强算力调度,降低音视频制作成本;抢抓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为推动音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推动视频文创产业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跨界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主动探索招商模式创新、供地模式创新、未来技术创新,提升音视频领域的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能力,持续对接高校科技成果供需,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形成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给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优化保障,构筑一体化生态。企业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实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保障体系和一体化生态是有力支撑。要改善行业融资环境,激活风险和创意投资机制,推动“招投联动、以投代补、投补结合”;精准服务保障,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畅通审批渠道;优化产业生态,构建良性互动的融合生态,围绕地区优势所在、发展所需,组建各类细分领域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以人为本,筑好“人才蓄水池”,构建培引并重、梯次衔接、开放包容的人才支持体系,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来华就业创业。

着眼未来,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以“文化+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培育文化产业新增长点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的重要机遇,积极推进以文兴业、科技赋能,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共同构建推动文化创新的技术矩阵;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VR、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数字技术应用到旅游资源整合中,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打破时空限制,为受众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做优做强文化企业,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

千帆竞发立潮头,风华正茂是长沙。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重大飞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做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题”,探索形成有效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形态、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提高文化创新的效率、广度和深度,创造新的文化增长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执笔人:祁琪 李惠男 张德莹隆)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