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考察时,同村民熊成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仔细了解生产、孩子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养老医疗等情况,希望“一家人继续努力,把生产、生活搞得更好,把孩子培养好,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殷殷嘱托饱含着总书记对群众安危冷暖念兹在兹的民生情怀,也生动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应切实做到常念民生、勤听民意、实解民忧,把群众所想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政之所为,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念民生思百姓,在思想上见真章。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成功经验。广大党员要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时刻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听民意汇民智,在行动上用真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了相关部署,这对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党员一方面要“问需于民”,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意察民情,经常走进群众家里、走入群众心里,与群众话家常、问冷暖,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找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一方面要“问计于民”,主动拜人民为师汇民智聚民力,用好人大代表“统一接待日”“社情民意联系日”等各项工作机制,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基层治理真正提质增效,不断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解民忧暖民心,在担当上动真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解决细微的民生琐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广大党员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搞“花架子”“空壳子”,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同时,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民生实事成效的唯一标准,请群众“阅卷”,让群众“打分”,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作者:孙鸿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