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深度观察 > 正文

以“绣花”功夫促修复(观象台)

相信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厚度、精度与温度,就能赢得百姓更高的满意度

 

“雨儿胡同那片儿修复得真地道!听说什刹海也要‘申请式腾退’了,老北京这么留下来真好。”偶遇老街坊,话匣子一打开,浓浓的羡慕与眷恋。

胡同,北京最鲜明的城市肌理。青砖灰瓦,砖雕门墩,彩绘门簪,狭长的巷子四通八达,众多明清衙门会馆、名人故居旧所散落其间,遛鸟大爷踱步而来,礼数周到地一点头,“吃了吗,您呐?”无须多言,这就是北京。

与世界上众多老城相似,北京的老胡同看起来很美,住起来不便。空间逼仄,人口稠密,房屋年久失修,院内私搭乱建,雨大怕倒灌,天干防火烛,会车停车更是一筹莫展。让千年古都既承京韵又便民生,这是老居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城市管理者不断求索的时代课题。

就如老街坊的感叹,北京这些年重塑街区生态,整治背街小巷,在老城保护和复兴上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颇受好评的城市更新之路。不仅是北京,越来越多大城市告别大拆大建,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那么,这个为百姓称道的“绣花”功夫是什么呢?

说到“绣花”功夫,人们往往先想到认真细心。像首届进博会上艳惊四座的苏绣屏风《玉兰飘香》,1.2亿针纯手工绣制却不错一针、不露针迹,这种“穷工极巧”就是绣功。

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也是同理。弥合城市伤疤,修缮历史建筑,修复街巷肌理,需要从细微处着手,在细节处发力,不仅仿外形,更续内涵,才能留下城市记忆。像北京雨儿胡同的修复,有的院落仅地图就找了4张,最早追溯到1750年的清乾隆京城全图;为了使有的院落配齐对称的门钹,施工队长跑遍了京城的古玩城、建材市场。“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从一砖一瓦中透出的一丝不苟,正是留住城市文化底蕴的“尽精微”。

不过,“绣花”功夫不止于“尽精微”,也蕴涵着眼整体的系统思维。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别看多是“微改造”,却既要修缮“点”上的古旧建筑,又要复原“线”上的街巷风貌,还要提升“面”上的街区格局与环境空间,更要在保护修复的同时,实现城市功能疏解与人居环境改善。所需要的科学谋划,就如同高超的绣品需要观察蓝本、研究针法、打好底稿,绝非信手拈来。像福建泉州金鱼巷,因系统梳理历史家底,准确保存了唐宋到20世纪的各个历史空间;浙江湖州小西街,从城市整体层面研究街区保护,修缮整治分类施策,生态业态齐头并进,2019年的旅游收入就近3000万元。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唯有从大局处着眼,统筹协调,注重新与旧、赏与用等多维度的有机统一,方能“致广大而尽精微”。

“绣花”功夫,更体现在不急不躁的历史耐心。历史文化街区,往往都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寸土寸金。不做土地开发,财政划算吗?不拆房拓路,百姓答应吗?平衡城镇化中人与城的关系,上海给出答案。早在2007年6月,上海中心城区就规定64条风貌道路为“永不拓宽”的道路。近15年间,在与居民的持续互动中,这些街巷通过渐进式的“微整形”,将文化传承与城市新生有机融合,不仅散发出更浓郁的上海风情,也方便了老街坊,滋养了新业态,面子里子都顾全。可见,城市建设不是以冰冷的钢筋水泥做加减法,坚持以人为本算长远账,久久为功,才能化痛点难点为支点亮点。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城市的传家宝,当然要做足“绣花”功夫促修复。相信秉承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厚度、精度与温度,就能赢得百姓更高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