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时政速递 > 正文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守正创新之道

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融合科技效能的一种发展方式。文化产业的第一规定性是文化,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目的属性,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条件属性。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守文化正道,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催化效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现代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

正确认识和理解“守正创新”,是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同时强调,“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对现代文化产业价值的精准把握和充分肯定,而“坚持守正创新”的叮嘱则是点题定调的要旨。

正确认识和理解“守正创新”,是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守正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守正意味着,无论科技如何巨变,无论市场如何诱人,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社会效益缺失,再高的科技含量也无法让文化产品具有活力,再多的资本堆砌也无法使文化产品具有魅力。尊重社会意识形态、彰显主流价值,是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基础性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也出现了因核心文化价值偏失而过度娱乐化、形式化的浮华流弊。经过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后,我国文化产业在最近三四年陷入迟滞的困局,主要原因是优质文化内容的供给不足。如今,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文化产业需要重装出发,从供给侧的优质内容做起,以守正的恒心开启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创新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从现代文化产业出现起,科技创新就是其重要的发展动力。机械印刷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不断推动着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压力测试环境,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特殊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1—7月,在整体文化营收下降的局面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不仅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自媒体为更多的人参与文化内容创造与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技术可能;也促进了文化内容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为了降低影视内容的边际成本出现了数字内容的商业革命。由此可知,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既需要积极融合科技创新,也需要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积极推动和文化需求潜力快速释放的拉动下,我国文化产业以国有文化企业为龙头,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主动降温降速,为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型创造了缓冲休整期,使其从规模效益回归到守正创新的综合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主流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科技缺乏创新支撑、文化产业质量效益不高、文化产业人才激励偏差等典型问题逐渐凸显。

主流文化产品指的是能够彰显主流价值观、反映时代主旋律、具有强大艺术表现力以及产业化运营能力的文化产品。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主流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高度统一的,其经济效益的边际往往是由社会效益的高度决定的。积极扩大并提升主流文化产品的供给规模与质量,不仅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可持续繁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推动我国文化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主流文化供给侧依然存在短板。以电影行业为例,从2017年到2018年,我国的影院数量增长了11.99%,银幕数增长了17.61%,而实际放映的影片数量却仅增长了2.07%。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对于文化消费产品的满意度不高,甚至有所下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的确带动了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的总体飞跃,但急功近利的短期化诉求也导致文化市场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同质化竞争乱象。

从创新的角度看,无论是文化科技创新还是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都具有实质性的发展和改进,但最大的问题是关键创新缺失。比如,在旅游实景演艺方面(这是我国领先全球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业态),政府以及社会的投资热情高涨,旅游实景演艺在最近十年不断迭代,应用的科技手段越来越丰富绚丽。但究其实质,不外乎是现有声光电技术的应用,科技设备研发、核心科技突破等方面还是相对匮乏。在商业模式方面,虽然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越来越丰富多元,但总体上还是以“抓眼球”的注意力经济模式为主,围绕创意及知识产权而带动的直接内容付费与创新价值链衍生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依然步履维艰。

从质量效益的角度看,我国文化产业仍存在投入大而产出小的低效问题。为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文化产业是依靠各类要素(包括资本、土地、人力、技术等)的巨大投入而推高的。但事实上,如果缺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可持续运行体系的支撑,高投入就很难维持,更无法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秉持守正创新精神,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我国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是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量目标,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定性目标转变。面向“十四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将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作为根本任务,并围绕这个根本任务,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技术、新环境,建立包括更高质量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更高水平的要素市场体系、更有活力的人才队伍体系等在内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主流文化产品在供给方面的“守正”实力。主流文化产品内容往往涉及大主题、大题材,其受众面更广大,更容易引发普遍性共鸣。丰富价值内涵加上出色艺术表达,会增强受众的代入感,口碑效应油然而生。因此,应将主流文化供给侧能力提升纳为新时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同时积极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在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为突破口,明确主流文化供给能力提升的目标。主流文化产品供给的规模与质量应该成为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与文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指标。推动文化市场体系与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形成竞争、开放、统一、有序的一般市场经济体系是重要基础,保持中国特色与主流文化特性是关键性约束条件。文化市场不是一般的市场,文化产业也并非一般的产业,这不仅是全球的经验,也是中国的实践。作为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国有文化企业需要自觉承担责任,协同文化产业的各类主体,发挥现代文化市场的积极作用,推动主流文化产品供给的规模发展与品质提升。

第二,着力提升文化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在文化产业中同样有效。科技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既是守正的力量,也是创新的关键。提升主流文化产品的生命力与影响力,需要在培育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型业态上积极探索。随着文化生产力不断发展和文化科技快速进步,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产品供给极大丰富的时代,消费者面临的选择更加多元,其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因此,主流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必须适应并主动融入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让核心价值与时代主旋律更加光彩夺目。当前,数字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积极推动主流数字创意文化产品研发与供给,是中国文化产业在新全球化时代实现变轨超车的关键着力点。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文化新业态上积极拓展,更应该在关键的核心技术等方面着力突破。

第三,以高质量为目标建立高水平的现代文化产业运行体系。“十四五”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已经明确,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难点和重点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优化以及有效市场机制的完善。国有文化企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改革创新的重点是要推进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朝着精细化、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完善,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进一步理顺文资监管体制,明确监管权责边界,提升依法监管、依法治企的能力。同时,非公资本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权益需要在制度上予以明确和保障。

第四,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蓄水池”作用。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更为多样,既有文化艺术人才,也有管理运营人才;既有文化科技创新人才,也有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产业对于各类相关人才的蓄积,有利于“干中学”内生创新生态的建立,也有利于“文化+产业”有机人才融合最优机制的形成。总体来看,现代文化产业的人才体系建设需要在三个维度上发力。一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性人才(其是文化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二是高水平的内容创作人才。在文化事业体系下,大量专业文化艺术人才的活力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因而必须要构建市场价值激励和社会价值激励的综合评价机制,促使文化内容人才队伍健康发展。三是文化投资运营专业人才(其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是文化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活力所在)。应采用更为灵活的市场化模式、机制去吸引和激励这部分人才。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注:本文系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VSJ08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守正创新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