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北京讯(李从玉 郭拴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安伟就传统资源型城市三门峡是如何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如何解决黄金、铝等资源初加工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安伟
(图片由受访者独家提供)
“十三五”以来,三门峡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15年的11.2:53.8:35升级到2020年的10.1:47.4:42.5,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8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45.2%,服务业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黄金、铝、煤三大支柱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持续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延伸,“五彩三门峡”底色更加靓丽。
“十四五”时期,三门峡市将深入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倍增、基础再造、品牌打造“四大工程”,着力构建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数字产业,全力打造黄河金三角省际区域创新中心、全省新基建建设标杆、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基本建成“数字三门峡”。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三门峡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重点实施335产业链提质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围绕打造新材料、现代黄金、新能源和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基建、电子信息、绿色建材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精细化工、军民融合、生物制药、储能应用、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宝武铝业二期、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全力推动恒康铝业恢复生产,实现铝工业向高端化终端化迈进;加快实施“3+3+3”结构优化提升工程,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做优做大文旅、物流、健康三大主导服务业,发展新教育、两业融合、现代金融三大高成长服务业,培育壮大会展、摄影、体育三大特色服务业。依托陕州和卢氏珍贵的温泉资源,积极引进全国康养龙头企业,打造黄河金三角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知名的大健康中心。以各类协会为突破口,吸引外地企业、培训机构、商协会在三门峡市举办会议培训活动,打造“天鹅城”特色会议会展基地。持续办好横渡母亲河、沿黄国际自行车邀请赛等品牌活动,做大做强天鹅女子国际马拉松赛,打造知名品牌赛事。
二是巩固“五彩三门峡”成果,培育“六大三新”新优势,加快构建大氧吧、大花园、大果园、大旅游、大交通、大物流,新能源、新材料、新教育为一体的“六大三新”发展格局,塑造城市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创成黄河流域首个地级市“中国天然氧吧城市”;按照“增绿提质、增花添彩”的思路,充分发挥三门峡市地处沿黄生态带和山区生态带的优势,保护和美化韶山、崤山近千平方公里红叶;依托山区地理优势,叫响“高端、健康、有机、生态”高山水果品牌,着力打造全国百里黄金苹果产业带;积极发展线上游、乡村游、工业游、康养游、摄影游、体育游等融合型旅游新业态,加快建立智慧旅游平台,推动重点景区上线上云;加快国道310南移项目收尾,尽快实现全线正式通车,全力打造连接豫晋陕三省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大经济带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兼具集装箱运输、生产资料物流、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物流金融等功能的公铁联运型物流基地;持续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以速达公司、锐意泰克为龙头,加快纯电动汽车、新能源商用车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研发生产基地、配套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铜基新材料,扩大PBT等化工新材料市场优势,壮大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等光电新材料产业规模;依托三门峡市“一本四专”高等职业教育格局,力争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完成转设升本,积极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其余图片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