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刘广(照片为受访者独家供图)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政党,最有资格也最有底气向世人讲清楚党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抗日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艰苦、最令人动容的重要篇章,铸就了“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团结一心”的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作用,为开展抗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
因此在吉林省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有助于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途径。
三、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成效。
四、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服务地方发展。
五、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学习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提高治国理政本领,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六、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有利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以下为设立“东北抗联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具体建议:
一、联合各级组织部门和党校、干部学院做好党史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编写,对广大党员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对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必要的党史知识培训的工作。
二、联合各级宣传部门统筹组织好多种形式的党史宣传工作,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
三、联合教育部门抓好各级各类学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培训,把党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组织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
四、联合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深入地开展“学党史、悟思想、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文化艺术形式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
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培训课程,以现场教学、专题授课、思想政治课教育、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加深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六、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内容,发挥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关心和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高质量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文献、著作、自传和影视作品,将党史知识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之中。
作者简介:刘广,字广来,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国家一级美术师,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吉林省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