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宋纪蓉(照片为受访者独家供图)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坚定文化自信,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离不开考古学的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我国考古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我国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国家文化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核心区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通道,考古资源与文物遗存非常丰富。在我国55处世界保护遗产中,西部就占有20个,13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部就有41座,约占1/3,505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部共有1583处,这为开展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例如,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是十三朝古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科教资源富集,有一大批从事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多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西部地区考古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彰显考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现就关于加强考古学科建设,推进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培育和建设力度。适度扩大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布点数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西部地区考古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二是支持文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资源,协同共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研究基地建设、国际人文交流等方面对西部地区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倾斜性扶持。
人物简介:
宋纪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故宫文物医院院长,研究馆员。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十余项科研项目。
2006年7月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工作,“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等4项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档案的科学化构建”、“古书画修复、临摹、复制当中‘矾’的替代材料研究”课题和“养性殿西暖阁佛堂唐卡的保护研究”课题。正在进行“养心殿四大菩萨唐卡的保护研究”和养心殿专项“养心殿唐卡保护修复研究”。2009年提出建设“故宫文物医院”,与故宫博物院同仁们一起2016年建成故宫文物医院。同时,兼任故宫文物医院院长、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培训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