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深度观察 > 正文

思政课如何引导青年读好经典

随着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知识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长期单纯依赖碎片化阅读将给青少年带来碎片化的认知,不利于他们建立系统化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甚至引发“浅显化”“从众化”“注意力涣散”“价值观混乱”“浮躁化”等社会负面问题。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文章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在知识碎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阅读经典,是克服知识碎片化负面危害的重要方式。

知识碎片化是“e时代”发展所趋,但青年人沉溺于浅显碎片的知识学习,可能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知识碎片化是“e时代”发展所趋,本身并无负面含义。碎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知识界同样存在严重的知识和研究的碎片化问题。按照著名哲学家马尔库塞的观点,现代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每个个人只是这个社会机器上的一环,所面临的是单向度的问题,因而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只能依靠零散时间里面的碎片化阅读来吸收。在当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非常多元化:互联网、手机、电脑加上传统的纸质和电视媒体等,不过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人们往往只能获得非常碎片化的知识。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和不断升级,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日益细分呈碎片化趋势,人们常常通过碎片化的媒体理解世界,通过虚拟的碎片化的网络建立与世界的真实联系。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交往、碎片化营销、碎片化服务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碎片化已成时代发展趋势,日益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碎片化之所以形成,除了“e时代”特有的科技原因外,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社会转型期,各阶层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由此形成价值观念、消费方式、利益格局、审美情趣的差异,由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知识的碎片化。

知识碎片化与知识学习碎片化,所表达的层面和内涵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应排斥碎片化的知识和碎片化的途径,要承认:知识大多以碎片化的形式而存在,碎片化也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而碎片化学习取得的“知识点”,是对系统化知识学习以外的一种有益的补充。知识碎片化相对应的是知识系统化,正如中科院院士杨文采所言:“科学研究主流是专业化,专业越分越细,导致知识的碎片化”“知识的系统化要求积累大量的知识碎片,通过逐步的类比和综合分析,把相关信息连接贯通为整体。知识碎片是大量的点,把相关信息连成线,最后贯通成为整体面,即科学理论的谱系”①知识碎片化是知识发展的规律之一,同时也是知识系统化所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可见,知识碎片化本身没有什么负面含义。

虽然知识碎片化本身没有负面含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沉溺于浅显碎片的知识学习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的完整性。知识学习碎片化是对“e时代”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方式、方法、习惯及特征等的一种总体描述。由于“e时代”知识信息具有快速的发散性和互流性,为适应飞速发展,应对快节奏,许多人把网络作为知识学习的途径,用“快餐”式的方式进行浅阅读,并以碎片化的形式认知、接受、传播和交流这些知识。其综合特征表现为所获得的知识点虽然很多,但越来越浅显、离散与不确定。部分人沉溺于简单娱乐、调动情绪,或沉浸在功利性极强的“知识”当中。由于这种知识学习大都不能进行系统性整合,会对学习者原有的逻辑体系形成较大的损害,从而导致注意力涣散、价值观混乱,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如此,知识学习碎片化即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知识学习碎片化的两个危害表现:其一,知识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很容易造成对系统化知识的误解和歧义。因为对整个知识的生产过程以及传播背景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接受了碎片化的知识后,人们很容易就会被碎片化的知识所误导,加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求证,碎片化很容易内化为常识。其二,碎片化知识很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的浮躁,因为人们习惯于吸收碎片化的知识,就会导致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没有人会再去关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博取眼球、快速传播。

阅读经典是克服阅读“浅显化”“从众化”“注意力涣散”“价值观混乱”“浮躁化”等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知识碎片化的当代社会,读经典有什么价值和特殊意义?1981年意大利著名文学家卡尔维诺曾写过一篇《为什么读经典》的文章,对此曾做了深刻而又有趣的回答。其中有几段描述令人印象深刻:“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识不到和新颖。”“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教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②易中天先生在《我读先秦诸子》的讲演中曾讲自己的体会:“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如此看来读经典是形成个人的思想、智慧、人格,并使其能融进整体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之一。

通过阅读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地解决知识学习碎片化所造成的“浅显化”“人云亦云”“注意力涣散”“价值观混乱”“日益浮躁”等社会负面问题。琐碎的知识会带来虚假的获得感,但不能形成知识体系。阅读经典可以通过全面了解理论知识、发展历史、实际应用,整合碎片化知识,使之纳入“系统化知识”中,培养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经典,建立“结构化思维”,提升思维水平和创新方法论。可见,碎片化的“知识点”不能够指导你的实践,给你提供行动准则、思维方式和系统方法论。要培养科学的辨别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回到经典、阅读经典,舍此别无捷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哪些是值得读的经典书目

什么是经典?读什么经典?哪些书堪当“源头活水”?一般来讲,经典是指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留下深刻烙印并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名著。比如,人类轴心时代的中外文明成果,如中国儒家的《伦语》、道家的《老子》《庄子》,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名著,如但丁的《神曲》;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名著,改变了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进程和世界的新格局,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名著,指导了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如俄国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国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指导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道路。总之,是在古今中外的人文、自然、社会各领域范围内选取的经典著作。

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曾出现过一次名人为青年荐书的浪潮,如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160种及《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20种,章太炎的《中学国文书目》39种,林语堂的《国学书十种》等个人推荐的“经典书目”,还有《京报副刊》向胡适、鲁迅、徐志摩、俞平伯、周作人等78位名家征求的“青年必读书十部”等。这些名人名家推荐的书目曾在中国现代阅读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

1995年至1996年,新华出版社约请费孝通、邢贲思、孙尚清、江平、汤一介、何祚庥组织50多位著名学者、专家遴选编辑了35部(篇)《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并于1997年按学科出版了哲学、经济、自然科学、政治,社会·法律·军事五卷。这应该是改革开放40年中最早由著名出版社邀请名人推荐的较为权威的经典书目及实体出版物之一。《出版者的话》这样描述该《文献》:“这套文化精品,对当今和未来具有适用、借鉴和参考价值。荟萃了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精华。这些著作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性,反映了数十位思想家追求真理的足迹和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懈探索的成果。他们卓越的发现和理论创造曾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而且其影响力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该套文献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北大联合校内外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等50多位著名教授,共同向北大学生推荐应读书目30种、选读书目30种。这是著名大学较早推出的一份重要经典书目。中华书局详细公布了该书目及相关实体图书版本。

近年来,很多大学陆续开始组织知名教授推荐经典阅读书目,所推荐经典书目的结构和方式各有特色。如西南交通大学自2014年首次公布96种经典推荐书目后,每年要收集对比国内外权威主流媒体及知名出版社发布的推荐书单,同时结合学生上年度经典阅读状况的调查,对推荐经典书目进行年度调整和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并建立机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将大大有益于推进广大学生了解经典、阅读经典。

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读经典是教学方式的重要探索

应对知识学习碎片化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应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职责。通过思政教育自身的改进,积极探索相关重要的实践形式,建立起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阅读经典的长效机制。

教学方式新探索:经典阅读和讨论应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思政教育铸魂育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重大。青年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健全的人格、系统性和结构性思维等优良的素养和能力,能让他们受益终身,而阅读经典名著无疑是重要途径。因此,在思政教育中,经典阅读和讨论应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应该成为思政教育主要的教与学方式。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所遭遇的“给”与“要”、“虚”与“实”、“互动”与“被动”等诸多矛盾或困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在推进经典阅读和讨论的实践探索中予以解决。

高校改进思政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课程类型设置。目前思政教育课程类型主要有“概论”“通史”和“经典阅读及讨论”,“经典阅读及讨论”在思政教育中并未占到主导地位,甚至占比很小。改变这一课程结构,以思政教育的各项教学目标为基准,可从各“概论”或“通史”中选取数部影响广泛的经典,将其开发并转化为“经典阅读和讨论”课程,原有的“概论”“通史”教材可作为参考书目,由此逐步加大经典阅读与讨论所占比重,使得经典阅读和讨论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在推力。二是教与学的方法。目前许多高校思政教育基本默守的教育理念是“师本教育”,这样使得在教与学上过分倚重教师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内在有待开发的“需求”。“师本教育”理念能否转为“师生并重”理念对思政教育的教与学方法转型至关重要。三是授课规模。目前思政教育课程绝大部分是“大班”甚至“特大班”的规模授课,学生的“参与率”和“互动率”很低,基本无法进行必要的讨论交流。而“经典阅读和讨论”应是学生全员参与、全员互动、全员交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小班”应是其必要的教学前提。高校改变这一状况实属不易,这里可能需要解决“教师人力不足问题”“教学场所缺乏问题”“课程重组问题”等很多难题,但若积极探索相信一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教师不足问题可探索将众多的政治辅导员转为“经典阅读和讨论”的助教,使用数据库统计教室的使用率并进行调整等方法。

教学体系新探索:构建思政教育中阅读与讨论经典教学方法的完整体系。在建立上述基本认知和理念之后,再探讨有关经典的教与学的方法。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承担经典课程的总体设计者、阅读指导者、课题讨论组织者、学生发言点评者、学习成绩评定者等角色。作为总体设计者应当十分清晰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安排好组织课堂讨论的结构及次数,研究确定与经典相关的书目,确定进行经典阅读指导、讨论点评及成绩评定等的基本准则。作为阅读的指导者应当设计好“阅读思考及讨论发言的题目”。作为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点评者应当本着教学目标、准则和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点评艺术。作为成绩的评定者应平衡好学生的课堂发言、提问及作业论文的综合表现。

其次,阅读经典的学生要承担经典原著的阅读者、问题的思考者、相关史料的查证者、课堂的提问者、讨论的发言者、作业的完成者等角色。学生在履行这些角色时要学会能用最短的句子说出经典著作的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要学会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经典过程中思考和回答老师指导的课题,要学会查证支撑自己每一观点的文献资料,要学会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高质量的问题”,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讨论时的发言水平及表达艺术,要及时递交自己的作业论文并在作业论文中提出独立见解。此外,学生还需进行“经典阅读力”的自我训练,可参考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和莫提默·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在思政课的教与学中就构建起一个阅读经典的机制。

我们以《共产党宣言》为例,来看一看承担经典课程的总体设计者、阅读指导者、课题讨论组织者的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经典:马恩为什么将文稿定为《宣言》?用最短的句子说出《共产党宣言》整本书在谈什么?马恩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们的观念或陈述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共产党宣言》的逻辑和修辞有何突出特点?《共产党宣言》是在什么政治、学术及社会背景下创作和发表的?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了哪些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社会主义学术的精华?《共产党宣言》在十月革命前对欧洲共产国际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对十月革命及苏共的执政有何影响?《共产党宣言》是何时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共的建党、领导夺取政权有何影响?现在为何还要强调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含曾经是)有何影响?西方大学为何将《共产党宣言》列为经典?西方主要大学的图书馆为何《共产党宣言》的借阅率很高?如此等等问题将学生带进了对《共产党宣言》的深度阅读中,在课堂上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听老师高水平且富有魅力的点评,再针对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提问,听取老师的见解和智慧,最后再把自己的独立见解写到作业论文中……这样的思政课教学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配套辅助的新探索: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研讨间、线上线下平台,为大学生阅读经典提供系统配套服务。阅读经典若缺少图书馆的基础性配套服务,其推进必将十分艰难。因此,高校应该为广大师生提供充足的经典著作馆藏,提供十分便捷的远程和现场检索服务,条件允许时可建立经典专馆或专架。为此,需要不断根据教学、出版、借阅等变化,依照一定机制更新经典书目,组织采购、编辑、上架等。此外,在配套的设施上,除了安静的阅读和学习场所外,高校应该为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会”“读书小组”等提供课外讨论经典的必要场所,此场所应和普通阅览室分隔而置。高校图书馆还要建立科学的开放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有充足、自由的时间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在线经典阅读平台,作为线下经典阅读的有效补充,也是高校为广大师生阅读经典提供系统配套服务的重要一环。国内高校图书馆可借鉴欧美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如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除了常规开架阅览室外,还开辟了几种与常规阅览室相分隔的供讨论的空间,其中有不封闭的小圆桌讨论大厅,设有数十张小桌;有半封闭的小型会议室,会议室装有讨论用的白板;有全封闭的会议室,除了白板外还配有银幕和投影仪。这些设施学生随时可用。再如剑桥大学图书馆的门锁为电子锁,学生可用学生卡随时刷卡进图书馆学习,即便在圣诞假期也可如此。图书馆服务的改善将有益于推进青年师生阅读经典。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思政课   青年教育   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