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两会国是厅|于清明代表:加快完善国家医疗物资储备制度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加快完善国家医疗物资储备制度

1590028649162

2020人民论坛两会国是厅专题

人民论坛“两会”全媒体报道组: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战疫之后,因故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终于在京开幕。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需要我们振奋精神、砥砺进取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展望2020全国两会,社会各界都对之充满期待。其中,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成为今年全国两会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更好地回应公众关注与期待,同时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人民论坛网近期推出【两会国是厅|代表委员谈“应急管理”】系列专题文章,集中探讨这一主题。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潘旺旺)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我国依法建立了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体系,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医疗物资保障是重要基础支撑。而在疫情防控的初期,现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面对重点地区应急医疗物资供应吃紧的局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凸显出加快完善医疗物资储备制度的重要性。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并提出,“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考虑到我国经济水平、人口结构,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发展频次与损失程度,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清明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国家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体系的建议”于清明代表指出,当前亟需科学规划和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全国疫情防控物资统一调度机制,统筹协调安排防控资源,全面提升物资储备体系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面对现有医疗物资储备制度体系存在的医疗物资专项储备不足、医疗物资储备形式单一、医疗物资储备相关制度不尽完善等现实问题,于清明代表提出,应当着重三方面寻求突破,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是修订完善储备制度机制。在国家物资储备相关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储备事权划分,实现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协同参与储备医疗物资目录制定、储备点选择、物资调用等流程。建立完善医疗物资储备信息管理制度,要求实时监控储备药品、医疗器械和占用资金等,主管部门与承储企业共享储备信息,提高应急医疗物资的管理水平和调用效率。

是建立多层级储备体系。随着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亟需建立国家、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长江中部城市群等)、省、市、县等各级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发展央储、地储、个性化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根据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储备标准、规模和品目。

是增加储备预算,丰富储备形式。结合国家经济水平、人群活动等因素,增加中央和区域储备预算。加大传染病研究与疫情预警监测的投入,提高医疗物资储备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储备模式的创新,丰富技术储备、产能储备、信息储备和实物储备,完善医疗物资供应链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