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独家政论 > 正文

郑亚莉:落实中小学安全教育建议从完善机制入手

郑亚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

近年来,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每年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但效果甚微。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可以从完善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入手,让每个学生主体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为改变安全教育“文件对文件”、流于形式、空喊口号、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等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安全教育”纳入国家课程。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相关部委以及社会专业组织,研制我国学生安全教育的系统方案,将有关中小学所需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提出刚性要求,明确不同学段的任务与责任,形成科学、系统、连贯的安全教育国家课程体系,并规定相应的课时(建议至少每两周一课时)。

二、培养安全教育师资和教研队伍,提高安全教育效果。规定每学校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教师,500人以下的学校至少配备一名,超过500人的学校按每500人配备一名安全教师的要求进行配备,要求县级以上的教育部门要配置专职安全教育教研员至少一名,同时加强对安全教师和教研队伍的培训。

在现有的师范类院校设置安全教育专业或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安全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学校每年新招聘的教师,必须先经过安全知识和技能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得上岗。

三、定期评估效果,优化、完善和提升安全教育方案。我国安全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要定期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不断优化、完善和提升。

四、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加大推广力度。现阶段,在全国已经有一批安全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如江苏南通、泰州,应该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在全国更大范围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