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时政速递 > 正文

从人文生态看生态文明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论坛,也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命题,是当前人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

接到会议的邀请后,我反复想,应该怎样正确地去理解“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格局的重要战略考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发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旨在倡导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下讨论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文明,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认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知识、人文精神及其物化形式。如果单独把文明拿出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人文区位中形成的。梁漱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人类最早的文明有三大系,即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和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东方文明。这三大文明源于各自的人文区位,发展成独特文明,而后又向周围辐射,在与其他文明融合中发展。特定的人文区位中生长出特定的文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流动、信息流动、资本流动,导致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导致全球化,导致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举个例子吧,印度文明,就其本质来说,不是纯粹的,而是在冲突和交流不断融合和发展的。从最早的居民,其实到现在人们还是说不清楚最早印度人是从哪里来的,到后的雅利安人、波斯人、葡萄牙人、英国人,以至当代的全球化下的多元交流与碰撞,印度文明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当代技术进步带来的文明几乎是不可阻挡的。由雅利安人创造的种姓制度、印度教,尽管历经孔雀帝国、南北诸王朝,以及后来的殖民统治,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只是在不同的阶段的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所以看一个文明一定要理解这个文明产生的人文区位。今天,我们讨论普洱以及普洱的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也不能离开普洱市的人文地理、人文区位。普洱市的绿色发展模式就是在特定人文生态和人文区位长成的文明,今天我们称其为绿色文明。

参加今天的论坛中,我特地看了论坛名字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文翻译“Ec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在英文里,共同体就是Community。如果看历史,中国人对这词的翻译还是有一个故事的。20世纪3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的首领罗伯特•帕克来到当时的燕京大学讲学,第一次带来了这个英文概念,“Community”。这个“Community”怎么翻译?当时燕京大学的师生们把它翻译成了“社区”。仔细推敲“社区”,这个中文翻译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意义。20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念书和工作的时候,就问当事人之一的费孝通教授:为什么要把它翻译成社区?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费孝通说,“社”代表了群,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没有“社会”这个概念的,“社会”这个概念是从日文中翻译过来的。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国社会学的先驱者严复在1903年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将其取名《群学肄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理解,费孝通和他的老师及同学翻译这个community的时候一定是要有群的含义,那就是“社”,但是群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是人文区位,后来就把Community翻译成了“社区”,社区这个概念最容易表达Community,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厉害和它的博大精深,它会赋予一个西方意义上的概念于中国文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是基于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

刚才讲到文明,古代的三大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还有埃及文明都是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带来诸多问题。工业文明是从16世纪初英国开始的,先是从英国的曼彻斯特和伦敦,慢慢形成伦敦-曼彻斯特经济带和城市带,这是世界第一条以工业革命为特征的经济带,同时也是城市带。到17、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在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出现,形成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带。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漫延,出现了纽约和波士顿经济带,再后来美国又出现第二大经济带,就是从加拿大多伦多附近的五大湖,中间经过芝加哥到匹兹堡,漫延几百公里形成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带。随着信息流、资金流、人口流的进一步加速,美国就出现了西部的经济带,这三大经济带依然是当今美国三大基本经济区域和城市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化的步伐在继续。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日本、我们国家的台湾、香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还有新加坡,世界上又出现了新的城市带和经济带。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在沿海地区慢慢形成了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等等。这都是工业文明的结果。

但是,我们也看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互联网、喷气机等技术加速了人口流动、信息流动和资金流动。同时,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布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其意义非凡。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这个地球确实越来越成为一个共同体。如何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和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下,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中国对人类的一个重大的贡献,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谈到生态文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审视文明,表层的文明,主要是围绕衣食住行所体现出来的风俗习惯,例如,食品的食材选择和烹调风格是一种生活习惯;中层的文明,又称之为制度和规范,包括风俗、礼仪、节日、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这些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深层文明,主要是指人们的四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个层次的文化实质上是人们对天地、对自己和对别人,以及对生命和生活的看法。普洱茶是一种文明,它体现了表层文明,普洱是一种饮料,具有自己的风格,它讲究冲泡技术和品饮艺术,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也体现了中层的文明,饮普洱茶有自己的规范和习俗;刚才有专家讲普洱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这个“和”就是哲学层次的文化,即四观,世界观、人民观、价值观、审美观,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问题上确实有不同的认识。普洱茶既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特定的加工过程和生产方式,确实包含了很丰富的文明文化内涵。

回过头来,我们既然走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就必须面对人类共同的命运。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是在特定的人文区位和人文生态中形成的,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例如,作为“一带一路”上南亚八国之一的印度就具有自己的历史文明印度不是一个具有单一文化的国家,尽管信奉印度教的人数占据国家人数的绝大部分,但是它的内部差异非常之大,每个邦、每一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是研究这个国家的人们不能不重视的。印度社会内部文化差异巨大,且呈现多彩多样,所以,了解印度文化中人性和习惯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面对不同的文明,应当求同存异。求同是求哪个同?就是求共同命运,就是要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记得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写过一本书《倾斜的地球》。我当时看那本书的时候是在美国,我就在想,地球确实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建设一个健康的,能够让人类持续发展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在这一点上,各国人民和政府可以而且必须找到共同点,这就是保护我们家园,地球。当然,在“一带一路”交流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甚至包括衣食住行不一样,我觉得这差别都是可以认同的,为什么呢?20世纪后期,曾有一批世界领袖和学者汇集印度首都德里来研讨“21世纪人类如何建设美好社会”,当时他们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文明冲突问题。我当时在北京大学念书,费孝通教授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实际上是说不同的文化之间怎么相处?不同的文明是在特定的人文区位中形成的。所以在这个特定的人文区位中,特定的文明一定有特定的道理,生活在别的人文区位的人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和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同惠女士在广西大瑶山做调查的时候就发现,广西瑶族有一个花篮瑶族群,这个族群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家每代只准六一对夫妇,因此,每对夫妇主准留两个孩子,一个留在家里,一个嫁出去,当他们问及当地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当地人回答:“瑶山田狭,养不起多人”。上千年来这个民族就是通过这样的一套习俗来维持着人和自然的平衡。据说,历史上,有的民族为了维持生态的平衡,还采取更极端的措施。所以,理解一套文明、一套习俗、一套习惯,一定要基于它所赖以存在的人文区位和人文生态。这样,我就回到我在发言一开始讲的,理解文明一定要从人文区位去理解。从人文区位理解我们就可以谈“各美其美”,不同的文化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在特定的人文区位形成的文化,大家首先要相互容忍和相互欣赏,这就出现“美人之美”,“美人之美”才能“美美与共”,只有“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才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生态文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说到底是一个文化如何进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问题。

谢谢大家!(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根据作者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从人   生态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