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时政速递 > 正文

绿色交通连接美好生活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双试点”城市,自“十二五”以来,合肥市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已成为合肥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3.5万辆,位居全国前列。 

面对飞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徽电网合肥公司积极投身服务工作,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与发展,覆盖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高速公路、城市快充站的立体化“十分钟”快速充电网络基本建成。目前,服务新能源电动汽车累计达48.18万次,充电电量7528.09万千瓦时,行驶里程14942万公里,减少油耗24672吨,减排二氧化碳93288吨。    

公共出行  环保节能 

每天清晨6点开始,一辆辆整洁的电动公交车都会从合肥市柳树塘充电站缓缓驶出,踏上其中一部,您就会感到完全不同的乘坐体验。 

“噪音小、没有司机换挡时的错顿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更加平稳舒适。”家住经开区的市民王女士是电动公交车的常客,她向我们介绍道,“最舒心的是,等车时再也没有刺鼻味道”。合肥的电动公交车以其高性能、绿色环保、零排放等诸多优点受到了乘客和驾驶员的广泛好评。 

早在2010年1月,合肥率先投入30辆纯电动公交车试运营。这是国内运营里程最长、全球首条纯公交车线路。同年3月22日,合肥市政府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共同签署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合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序幕。 

2010年5月,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安徽省首座电动公交车充电站——柳树塘站正式运行。经过扩建,该站目前拥有充电桩20个,服务合肥公交8路、13路、20路等数条线路近40辆电动公交车。运行7年多来,累计服务公交车超过三万次,充电量566.28万千瓦,行程1124万公里。 

以这里为起点,短短数年内合肥城区大规模的电动公交车出行基础配套设施不断落地。目前,公司共在全市建成并运营大型公交充电站10座,总计直流充电桩210台,服务410辆公交车;运营公交换电站2座,共计4台换电工位,可为100辆公交车提供换电运营服务。大量电动汽车用于城市公共交通,使得百姓出行更加绿色、环保,更是治理城市雾霾、大气污染,推动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项目。 

在合肥城区,还设有科技园、杨林路、明光路、大兴四个专业服务电动出租车充电站点,4个站点合计提供服务充电桩416个。站点利用变电站的空余场地建设,解决了电动出租车充电难、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司机师傅们将车停在这里,吃个饭,休息一下,30分钟不到的时间又可以继续载客运营。同时这些专业站点兼顾为私家电动车服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一般合肥城区的电动公交车都在晚间10点后进行充电,避开了用电高峰期,可以有效减轻电网负担,缓解区域电网压力。此外,公司所有充电站点都经过不断升级,新一代的智能型充电系统可根据电池容量计算最佳充电曲线,调节充电电流,迅速判断和排除各类充电故障。24小时工作人员现场值守,按时对充电桩、充电车辆、配电设备和整流柜进行巡视检查,做好巡检记录,及时掌握充电设施运行工况。合肥地区所有充电站点多年来均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地保障地区新能源公共交通需求。     

智能出行  方便快捷 

“打开手机E充电APP,距离最近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点一目了然,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支付充电费用,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充好继续前行,真是太方便了。”在合肥市政务新区城市快充站,电动汽车私家车主柳女士介绍道。 

电动汽车出行,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得到保障?身边最近的充电桩在哪里?这个长期困扰广大电动车主烦心事,在国家电网公司推出的E充电APP后,得到了完美解决。 

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掏出手机,就能轻松了解身边的充电场站详细地理位置,查询到充电桩实时使用状态,就连到达充电站点的路径导航、充电支付、违章查询、紧急救援等各种强大增值功能,E充电软件也一应俱全,成为电动车主轻松驾车的好助手。 

2016年5月,安徽省首个电动汽车城市快充站——政务新区站投运,该站全面开启了合肥市区快速高效充电时代,这种新一代快充站,大大缩短了电动乘用车的充电时间,在支付方式上,也由过去的由单一刷卡充电,升级为二维码、账号密码方式等多类型的支付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电动车用户的日常充电选择。 

一辆电动车使用直流充电桩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为汽车电池充电至70%以上,具有充电时间快、节省时间、可靠性高等优点。以目前充1度电1.3元的平均价格计算,市面上的电动车平均下来百公里耗电量在15度左右,比起汽油车,节省了不小的开支费用。       

随着充电桩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日益成熟,安徽电网公司提供的充电服务无论在硬件还是技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公司共在全市运营城际充电站12座,换电站2座,公交充电站10座,出租车充电站4座,城市充电站11座,交流充电桩群近80座,共计直流快速充电桩446台,交流充电桩2005台。这些桩群分布于合肥市多个小区、购物中心停车场,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商圈、科教文体、景区景点、高速服务区等区域,全面满足电动车主出行需求。 

由于电动汽车电池容量有限,过去不少电动车主往往只能选择在城市内短途使用,难以满足其长距离行驶的需求。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在长距离高速公路行程过程中的充电需求,自2016年起,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多条高速公路汽车快速充电网络。2015年1月14日,国内首个高速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快充网络已全线贯通,使得电动汽车飞跃于城市之间成为现实。 

在合肥地区的京台、沪汉蓉高速公路上共设有京沪高速充电站12座,这些站点间隔约60公里,在每个站内设有直流快速充电机四台,合计48台,路面上行驶的大部分的新能源电动车在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充满电。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以“六纵六横二环”高速公路为骨干网架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科学的路线规划,使得驾驶电动汽车前往更远的地方成为现实。        

  未来出行  更快更好 

8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文件,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再添新动力。 

文件明确指出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逐年提高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2017年,合肥、芜湖两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车比例不低于80%,2020年前,逐年递增10%;新增环卫、消防等通勤车辆新能源比例不低于50%。 

自2019年起,合肥市新增的巡游出租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在享受现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基础上,对于2017—2020年进行“油改电”的车辆,给予年度运营补助。  

2017年12月31日前,合肥市启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合法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推广应用的充电点收费、停车位投放和停车费用减免政策,建立充电基础设施的道路交通标示体系和规范,方便新能源汽车的通行和使用。 

公司积极相应政府号召,编制《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以完善合肥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合肥市电动汽车不断发展的需求。        

至2020年,结合合肥市整体规划,新建城市快充站80座以上,充电桩750个,建设满足投放与购买的小型乘用车和出租车等充电需求;基本完成合肥市区快、慢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开始启动与市域范围内的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连接的有关工作。   

2020年以后远景布局全面完成合肥主城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长丰、肥西、肥东、庐江、巢湖各市域辐射区范围内,成立配套的管理中心,逐步实现市域网络的连接,初步形成合肥市域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区域网络。(李岩)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新能源汽车   绿色交通   国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