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国内国际上有这样几个新闻,看似没什么特别的关联,但仔细品味大有深意。
第一条是,经历了长达3年的艰苦战争后,伊拉克基本收复北部最大城市摩苏尔,伊拉克总理宣布,被国际社会定义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国”终结。
第二条是,国产万吨级“055”导弹驱逐舰下水,世界瞩目。
第三条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因搭便车失联的北大留学女生章莹颖,被警方认为已经遇害。
从这几条新闻中,读到的是沉甸甸的四个字——大国责任。
章莹颖出事后,有人在公众论坛上感慨: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少问题让你不满意,但至少他有能力保护你,让你安心在半夜去撸串吃小龙虾。这个帖子得到了10万+的点赞数。
同样,我们造航母,造万吨驱逐舰,也是为了安全感。近代中国曾被欺压了百多年,这段历史给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警醒:“不落后才能不挨打。”我们的航母、驱逐舰,不是去欺负别人,而是在捍卫自己的国土安全和国民尊严。
“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一点都不矛盾。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是以国民的尊严为目标和标志,国家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才会带来个体的最大红利。反过来,有了尊严感的国民,会通过迸发的创新意识和勤奋精神让国家更强大,因为他们会从内心深处明白,国家的强大才会让自己的生命财产获得最有效的保护,创新工作产生最大的价值。
大国的责任,不仅仅是保护本国国民的安全。我们再来看“伊斯兰国”。虽然从大势看,ISIS在中东似乎已经在灰飞烟灭的边缘,但伊拉克总理口中的“终结”可能为时尚早。“伊斯兰国”即使被消灭,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也难以缓和,甚至还有激化的可能。因为极端主义生存的土壤还在,殖民主义造成的思想基础并未消失。
中东的混乱,西方殖民主义流毒是根源。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的边界,基本上是英法殖民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划分的,他们完全无视中东地区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和历史传统,把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等不同的民族和什叶派、逊尼派等不同教派分割开来,划入不同的国家,目的便是故意制造矛盾和冲突,以方便自己的统治和盘剥。在这场混战里,多少小国被迫成为棋子,以自己的和平稳定为代价,为那些秉承血腥殖民思想者摆下博弈的棋盘?
作为大国,必须对世界事务负责。与制造战争和难民的某些“大国”相比,我们对外输出的,是带来和平和财富的“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理念。传统全球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海上强国的殖民史,海上强国对内陆国家的不对称盘剥,造就了一批强国,也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当今世界陷入不平衡,导致了中东等多个敏感地区的混乱。“一带一路”倡议则跟殖民主义造成贫富差距的目的完全相反,是推动全球再平衡,国家民族全面互利的全新事业,超越欧美式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
简单说,我们这个新崛起的大国的目的,就是大家一起富裕起来,让世界更和谐。“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古话,虽然不是推及到每个个体上都成立,但是在整体上却是不变的真理。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增长普惠到普通民众,共享发展红利,这是消灭贫穷和战争的不二法门。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国的责任我们必须担当。这个责任,于内,在于保护人民的安全,让中国人民有充分的尊严和信心来谋求福利;对外,就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各极的均衡发展,以塑造一个更为平衡的和谐新格局,远离战火和贫困。
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当前,发展的任务更应聚焦。少年希望快乐成长,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壮年希望事业有成,长者希望安度晚年,这都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这就是“大国责任”最好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