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鸣啼报喜。回顾过往的2016年,回顾过往的四年,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党的十八届集体领导的凝聚力和一锤定千斤的改革力的影响下,全国上下一派积极向上之象,针对中国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面临的困难和潜在危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应时而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了人民信心,为中国在新的历史节点继续前进提供了信念。
人民的命运关乎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命运影响人民的未来。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人民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相互交织的历史选择,是必然行为。落地中央政策,践行中央精神,执行中央要求,应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行事原则,必须是毫不动摇的政治原则。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对做好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希望江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三个着力(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四个坚持(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做好农业农民工作,坚持把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要求,为江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江西,红色革命老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途上,江西具有新的历史使命。
江西作为一个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拥有特殊意义的地区,被赋予了更多寄托与希望,每一代江西人都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尤其是江西省委省政府更要以人民的寄托为要求、以人民的幸福为任务、以人民的需求为目标,服务好江西人民,造福江西。
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观察江西省2016年的相关数据,我们可知,江西省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显然,江西不仅是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是在新常态中实现了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提升。
“十三五”期间,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江西不能落下发展的方阵,要继续推动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虽然在过去的2016年,江西的成绩不差,但是江西的发展空间巨大,以鹿心社同志和刘奇同志为代表的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江西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发挥更有作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地区特色优势具备先天经济优势。但是,如何把优势产业化,如何把优势扩大化、如何把优势制度化,却考验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执政智慧,考验了以鹿心社同志和刘奇同志为代表的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改革创新能力。江西在理论结合实际、在政策结合省情、在实践中是这么做的: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体系;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求急,但求稳。江西在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时,不寻求突然震荡却有可能跌落的巨大步伐,而是脚踏实地,在每一小步中慢慢实现江西巨大的发展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更不能让老区人民掉队。实际上,江西争取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根本目的也是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江西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追求,持续深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过去的2016年,江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发展脱贫、保障脱贫、健康脱贫,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全省有7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00个贫困村退出,井冈山市和吉安县2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与此同时,江西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2016年,全省共筹集财政资金1200亿元,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8个方面50件民生实事。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率先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人民是时代的功臣,推动一个时代前进的便是广大的人民。我们党和政府要确保人民的利益,只有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才能愈发深化自身在历史进程中同人民的关系,愈发能够激活体制的重要意义,使党和政府永葆活力。回顾成绩,江西省委省政府在缔结自身同江西4600万人民的命运共同体时,付出了不可被忽视的努力。
2017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江西必须坚定不移地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坚定不移地自觉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自觉维护江西人民的利益,要精确自身定位,发挥更大作用,干出更好成绩!
文/周成洋(江西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