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事政治 > 高层动态 > 正文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为啥加上“民生”二字?

11月14日,就在中国经济10月份“成绩单”公布当天,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

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相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国务院的惯例做法。但人民网记者注意到,与以往“经济形势专家企业家座谈会”的会议名称不尽相同,本次会议特意加上了“民生改善”的字样。

不仅会议名称变了,与会人员的构成也有变化。除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外,两位与民生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也被总理邀请参会。他们分别是北京医院院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益新和南京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颜江。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李克强总理的一番话道出了座谈会特意加上“民生”的意义。

“民生领域要做既有利于民生,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

“表面看这只是个再小不过的事了,但透过这一小事反映出的则是一个大问题。”在14日的座谈会上,当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介绍目前医保信息化标准还任重道远,阑尾炎和盲肠炎在各个医院的名称还不统一时,李克强指出,“这种最基本的医疗术语至今还不统一,充分反映了我们医院现在信息孤岛、信息分隔的状况”。

他当即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医保政策合一等相关问题。李克强要求:“哪怕三保不能合一,政策也可以先合一,这样老百姓报销医疗保险就更方便了。现在连名词都合不到一块,政策能合一吗?”

曾益新还指着展示的幻灯片上金字塔的图案向李克强建议,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强基层”。他进一步介绍说,目前深圳罗湖正在试点“医共体”模式,整合辖区内的公立医院和社区诊所,打破分层管理,办出“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李克强听后很感兴趣地问道:“这种医共体落户模式,其实是打破行政层级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医共体目前是企业经营吗?”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李克强   二字   座谈会   民生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