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深度观察 > 正文

过年了,怎样装饰我们的家?

马亚洲绘制的马勺脸谱。

本报记者 姜峰摄

简越洋花道作品。

资料图片

简越洋花道作品。

资料图片

钟建桐正在印制滩头年画《金猴送瑞》。

本报记者 孙超摄

曾伊蒂在展示她的编织作品。

本报记者 方敏摄

中国结。

滩头年画

画普通人的心愿

本报记者 孙 超

春节期间,湖南隆回县滩头镇沿街的杂货铺里摆上了年画和春联供居民们选购。虽然价格低廉的机器复制品早已占领市场,但对于造纸人李志军和年画制作人钟建桐来说,花费将近一整年的时间把一根竹子变成一张纸,再把一张纸变成一幅画,依然值得。

滩头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几十年前的鼎盛时期,滩头年画一度行销华南,远及海外。如今,千家万户造抄纸的场面逐渐消失,只剩李志军一家六口的造纸作坊还保持着一年150担的产量,这成了滩头年画目前唯一的纸张来源。

印制正宗的滩头年画要用正宗的滩头抄纸,而制作正宗的滩头抄纸一定要用当地生长的楠竹。每年小满节气前后,楠竹处于生长的前中期,纤维丰富,硬度适中,而最好的楠竹总是长在向阳的山坡。遵循这样的天时与地利,李志军才能找到最完美的造纸原料。

将砍下来的竹子截成六尺长的竹筒,用柴刀削去表层的青皮,再劈成两指宽的竹片,造纸的最初原料“白料”就准备好了。就近引溪水入水塘,放入白料,撒上生石灰,经过100天左右的沤制、发酵与浸泡,坚韧的白料才能变成柔软的“熟料”。再经过人工的踩踏与搅拌,坚韧的竹子终于化作淡黄色的纸浆。使用特制的竹帘,熟练的抄纸工人每天可以从稀薄的纸浆中抄出1000张厚度均匀的纸张,“抄纸”的名称也正是从这里而来。湿漉漉的纸张经过压制、脱水与烘烤,才成为可以做年画的滩头抄纸。滩头抄纸具有防虫蛀、弹性好、不褪色的特性,而这种造纸法还保留着几千年前蔡伦造纸的部分工艺。

滩头年画是一种采用套印技术的木版画。画师先画好铅笔草图,雕刻师根据铅笔草图雕刻木版。印制年画的木版又可分为线版和色版,梨木雕刻的线版用来印制轮廓,枫木雕刻的色版用来印制色彩。一幅年画有多少颜色,就需要有多少块色版。橘红、淡黄、玫红、群青、翠绿、煤黑,这些都是年画的基本色调。这些基本色调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又能形成更复杂的色彩。钟建桐说,按照复杂程度,滩头年画的色版多则十三四块,少则五六块。

基本的印制原理其实并不复杂,用棕榈刷在色版表面刷上颜色,再用纸张在色版上压印,白纸上就有了一种颜色。以此类推,等到所有颜色都印好之后,一幅年画差不多也就完成了。但颜色的先后顺序却有讲究,先印黄色,再印绿色,再依次印蓝色、橘红、玫红,最后再印线版。每印一种颜色,都需要两天的时间让颜料充分风干,一张五颜六色的年画光是印制就需要十几天。印完以后,还要用毛笔为年画人物点上眼珠,画好眉毛、胡须,这个过程叫作“开脸”。由于传统的木版印刷并不要求太高的精度,手工“开脸”也必然存在误差,因此每一幅年画实际上都有微小的差别。木版与纸张之间由于不可控的位移而产生的“飞白”不仅不损害年画的品质,反而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术效果。

除了门神与生肖,滩头年画还有更多的题材。求子的叫《麒麟送子》,求官的叫《一品当朝》,保平安要靠弥勒和观音,求姻缘则有白娘子和珍珠塔。年画内容没有太多高深的文化,传达的就是普通人对于生活的朴素心愿。

马勺脸谱

镇宅辟邪纳千祥

本报记者 姜 峰

新春之际,在陕西宝鸡很多人家的厅堂居室里都悬挂着马勺脸谱。这种碗口大小的奇特挂饰是陕西民间所独有的工艺品,由中国民间春节期间耍社火时的社火脸谱演化而来,用于扶正祛邪、镇妖降怪,表达新年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

马亚洲祖居宝鸡市凤翔县虢王镇刘淡村。年轻时当过兵、学过画画,偶然间看到了马勺脸谱,从此迷上了它。

“关中地区每逢新年必闹社火,而马勺脸谱就属于社火脸谱的一种,把社火脸谱图像刻画在木马勺上,落笔回转顺达、匀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犷豪放,同时擅长以夸张手法大胆运用色彩,尤以表现神话传说及周秦历史人物见长。”马亚洲告诉记者,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都曾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特别在辞旧迎新的新春期间。

马勺原本是当地汉族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有专家认为,马勺脸谱的纹饰风格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整地继承下来。马勺脸谱是从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同时,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正,黄为残暴,蓝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当今的马勺脸谱,出自民间资深艺人之手。他们以深厚扎实的画工,配以多层次的图案,使得作品具有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风格稳重,意境深远,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而老马的作品,以记者观之,造型粗犷而不失精致、纹样稚拙而可见匠心、用色浓烈而搭配得当、线条多变而极富美感。

鲜花拗造型讨喜

本报记者 方莹馨

春节期间,从花市或者鲜花店采购回来鲜花,总想用它把居室装点得美美的。与其让别人包装,不如自己动手学插花,插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如一件艺术品,让家里增添节日的喜气和艺术的韵味。

说起花道,人们首先会想到日本,实际上,花道起源于中国。花道师简越洋介绍,普遍的说法是花道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佛前供花发展而来。但他认为,花道开始的时间应该更早,“我们从先秦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读到,情侣之间互送鲜花的情节,收到花拿回家应该就会放水里保存并装点居室。”花道到了唐朝进入高峰期,唐朝人节日期间还会举行插花比赛。而宋代以后,文人推崇清瘦、慵懒的插花风格影响了后来几百年甚至现在的花道风格。但中国的插花一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源于中国的艺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学习花道既能装点家居,又能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创造力,还可以修身养性,国内重刮花道风让这门古老的中国艺术重新焕发生机。

为了教大家在春节期间轻松入门,插出一盆造型美、颜色靓的鲜花,简越洋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插花前不要忘了修剪花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空气中剪,空气就会进入花茎的导管内,妨碍花枝的正常吸水,花期就会变短。正确的方法是将花枝放入水中再剪去2厘米左右。在剪之前不要着急,不妨先看看手中的花在哪个角度最美,建议插花时,将花呈45度摆放,因为这个角度下可以呈现出花的整体效果,最具立体感和表现力。

说到有哪些插花造型可以学习时,简越洋说,其实花道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个性的表达,尽管有基础花型可以学习,但不必拘泥于此。

传统插花都会根据季节来变换,春节期间就很适合购入腊梅、郁金香、玫瑰、菊花、迎春花等。颜色上建议选择暖色调,比如粉色、黄色充满春意、倍增温暖;质地上建议柔软的花。爱花人简越洋的眼里,“鲜花本身就很讨喜”,但在这欢乐的节日里,用鲜花拗出造型,更是“喜上加喜”。

■小贴士

如何构思花道作品

构思一个花道作品,通常有两条路径可以走,一是先看花,再选花器;二是先选花器,再选花。所谓“各花入各眼”,每天的心境不同,眼里最美的花也不同,不用有什么限制,选择与你当下心境最符合、和你最能产生共鸣的花就行了。花的种类不要繁复,控制在3种以内。花与花器要颜色相配、形态相宜,如柔软的花配柔美的花器。

◆花材的选择

选花材要考虑两点:

一是花形。尽量选择形状相似的花,比如向日葵和非洲菊,虽然是不同科属,但花形相似,放在一个作品里看上去很自然。另外,花的质感有厚实也有柔软的,相似质感的花放在一起会更和谐。

二是花色。同色系的花更和谐,但对比色如红与绿、紫与黄,有强烈的冲突感,也可选择。初学者建议选择同色系。

◆花器的选择

对于初学者,有三种花器不要选择:一是高瓶,花插入高瓶并做出造型需要技术技巧,如掌握角度、借力;二是个性张扬的花器,容易喧宾夺主;三是特别端正严肃的花器,会给人一种“居庙堂之上”的感觉。

中国结

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本报记者 方 敏

中国结,系万家,牵红线,紧相连。农历新年伊始,在家中或者办公室挂一个中国结,红彤彤的颜色显得喜气洋洋。

中国结不仅好看,编织的过程有时也让人兴趣盎然。简单的一根红线,在编者的手中左交织、右穿插地来回穿梭,如此精巧的图案就在手中这样摆弄而成。最后的图案常常是左右对称、正反一致,显得端庄大气。

杭州市住着一位编中国结的高手曾伊蒂阿姨。“喜爱中国结的人非常多。我在网上开了一个博客,常常与有此爱好的人交流,同时传授大家编织的技法,博客访问量每天有1000人。”曾阿姨用数据证明了中国结的魅力。

拿出家里编织好的中国结,曾阿姨滔滔不绝:中国结的名字好听。“结”与“吉”谐音,“吉”的范围也很广,福、禄、寿、喜、财、安、康都是吉的范畴。你瞧这,在鼻烟壶上装饰一个“蝴蝶结”,因为“蝴”与“福”谐音,这就预示着福在眼前。祝寿时编一个寿桃或仙鹤,结婚时编一个喜字或百年好合。这些美好的心意都可以用中国结来表明。

为什么会想到要编中国结呢?原来曾阿姨退休后到美国生活了很久,那时候的日子比较清闲,无意中在书店里淘到了一本关于中国结的书籍。慢慢摸索中,曾阿姨发现这编织手法无比精妙,小时候的回忆也不断涌来。“小时候,女孩子喜欢编织一些东西玩。中国结的编法都是母亲口耳相传的。后来长大了渐渐忘了,直到退休后才慢慢捡起来,如今是喜欢得一发而不可收了。”

送礼对曾阿姨来说,常常让她头疼。后来学会编中国结这个技艺后,她常常将编织的作品当礼物送人,竟引来许多人追捧。知道喜欢中国结的人肯定还有很多,曾阿姨又在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再到后来,曾阿姨创办了自己的网站“神奇结艺”,许多编织的高手就在这里切磋技艺,各种奇思妙想的编织手法让人连连喝彩。后来,在结友们的帮助下又建成了一个普及型的网站,如今已有了六七万名会员,有人还开了自己的网店,许多线上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几年前,我们自发地在广州举办了首届中国结作品大赛。我是评审组组长,全国各地都有网友过来参加。”曾阿姨说,如今在杭州的结友,每个月会在杭州图书馆聚会一次,大家聊一聊编织的技法,观赏新做的中国结。更有结友成了小学和老年大学聘请的授课教师,开办了编织中国结的手工课,收了许多的小徒弟和老徒弟。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作为民间吉祥饰物的中国结,如今在更多人的编织交流中,不断散发着自己的魅力,也传承着中华古老文明的情致与智慧。

■小贴士

中国结制作小教程

手环的编法最简单,只要掌握两种结法:单向平结与做拉伸扣的双向平结。准备好定位板、珠针、剪刀、打火机、红色5号线。

第一步:把两根线放在中间,空出10厘米,拿针固定。

第二步:绕线,先把左线压在轴上面。

第三步:右线压左线,右线从下面走,从圈中拉出来,拉紧。重复此步骤,编到适合手腕的长度。以上是单向平结。

第四步:编伸缩扣,即双向平结。把两边的轴线交叉,左线压轴线,右线压左线,穿上来拉紧。

第五步:再右线压轴线,左线压右线,从圈子里出来。重复该动作直至完成。结束后把多余的线剪掉,留一个线头。

第六步:用打火机烤线头,再用手按一下确保不会掉出,手链完成。

本版制图:张芳曼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