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铭权: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作为新一届政府的代表,有幸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我想代表安吉县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县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安吉县的基本县情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做三方面的汇报。
第一方面是安吉县情况,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面积1886平方公里,46万常住人口。基本县情为:
第一,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在交通体系上已经初步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高铁预计2018年底建成通车,国道、省道、高速全覆盖,形成了半小时到杭州,两小时到上海、南京的交通圈。目前有两个机场,并拥有国内最大的集装箱内钢码头。
第二,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地,是古越国的重要活动地,形成了安吉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涌现出了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等。
第三,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习近平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我们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先后获得全国首个生态县,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2012年9月份,安吉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第四,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2008年起提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率先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目前一共有15个乡镇街道,179个行政村开展了创建,建设的覆盖面达到了95.7%。
第五,是生态经济的先行地,实现了第二三产融合发展。特别是我们一产当中的白茶,在各级质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注册了中国安吉白茶的原产地,我们有17万亩的白茶,全国1.8%的资源产生了20%的效率,每三把有一把产自安吉。旅游产业我们进入了千万市场,旅游人士超过一千万,总收入超过一百万亿。去年年底GDP是285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
第二方面是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摸索探寻,2001年“零点行动”后,我们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安吉县实施两山工程,针对工业污染、违章建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制定统一的标准,全面开展综合治理,2006年制订了浙江省首个地方标准、生态村建设的规范,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也是美丽乡村标准化指南的早期雏型;第二阶段是试点先行,2008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当中,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分步推进连点成线、全面铺开的方式,开展了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36项具体考核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2010年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创建示范县,33类58件美丽乡村的商标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的注册;第三个阶段是总结推广,在逐步实现试点转化为示范后,我们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基础性作用,制订了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美丽乡村考核指标与验收规则等地方标准,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2014年浙江省质监局批准发布了浙江省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通过国标委的立项,今年5月27号正式发布,6月1日起在全国政府实施,实现了从县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最终确定为国家标准的转变跨越。
第三方面是试点做法,做好“三个三”的文章,第一围绕三个到位,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加强对标准化创建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和督促检查。二是合力共建,协作到位,出台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县创建的实施方案,实行年初部署,年终检查,年底考核,由15个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125个部门,132个创建村,179家企业共建,深入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项合作,比如我们与复旦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乡村发展研究中心等,通过这些载体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三层层发动,参与到位,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力量,开展美丽工厂、美丽社区等创建载体,不断地提高社会影响力,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来。第二注重三个结合,体现安吉特色,注重上级要求与安吉实际的结合,以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为一体、为主线,以四美三宜为目标,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研制工作,充分发挥30多位县内外知名的新农村专家组成的美丽乡村专家库的作用,根据要求不断地丰富完善指标体系。二是注重共性特征与个性特点结合,在制定标准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强调是规划先行和村庄建设,因村治宜,协调功能性和美观性需求,既体现需求,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把产业发展,乡村文化风俗等特色融入其中,体现差异化、多元化的村落风俗。三,我们始终坚持把定性指标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目前已经形成拥有45项具体的建设标准,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服务保障,产业经营,公共服务等五大细分体系,涉及280多项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三,建立三大机制,保障实施推广。第一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按照一个标准,三个档次,捆绑考核,动态管理的思路,把标准体系纳入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办法,并且将考核结果与所在乡镇街道年终考核相挂钩,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激励、激发多元投入机制,除了县乡财政,村集体,农民共同投入建设,与省发改委建立了项目报批对接的机制,争取为期五年的投入,达到了共建、共赢、共享的效果,7年来各级财政以奖代补的资金达到了8亿多元,撬动各类金融工商资本投入60多亿元。第三,先后制定出台中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规范,中国美丽乡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社区设置,以及管理维护要求,中国美丽乡村村务管理规范,安吉县农家乐服务质量要求等,以点带面推广实施,使得标准化建设可复制,能持续。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明确目标,去年5月浙江省委全会首次将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纳入到了省委全会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当中。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又明确提出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标准体系,特别是实施意见当中,把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纳入到了其中,也是对我们一种激励。
去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秘书长来安吉考察,对我县应用标准化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进一步激励并且增强我们以标准化建设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标准化改革指导的意见精神,以建设全国首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制定美丽乡村的国际标准,打造美丽乡村标准化的升级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作出安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