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赵成根:标准化建设要与管理上最时尚、最先进的理念和办法相结合

赵成根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什么是标准化?最传统、最狭义的标准化,是市场各种产品、服务、管理过程中的可量化、可操作的那套标准、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

广义上的标准化,是从市场的特定行业领域、管理过程中扩展开的,运用了标准化在市场管理领域特定的理念和模式、程序,把它扩展到整个国家的公共治理中。现在国家整个公共治理新的理念、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完全可以实现标准化。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这个理念是在我们国家治理、公共治理领域新的扩展。

在扩展的意义上,如何搞好标准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我以为要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好。首先是国家标准化战略,包括标准化改革方案的实施和标准化战略的推行。我认为直接对口的是质检总局和各地质检机构,如果真的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推行标准化战略,应该是在质检总局牵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第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标准化?是要形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可计算、可衡量的指标体系、一套管理模式,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要提升管理服务的社会效益。从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意义来看,首先要实现一套合理化的管理标准、管理模式。因此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应该科学分解、科学分析、科学构建,应该从头到尾贯穿着科学管理。

第三,谁的标准化?现代化意义上的标准化战略、标准化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几个人、几个领导者的事情,应该真正把门打开,让方方面面的人进来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搞出一个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承包制。在这个基础上,标准化的管理,公共服务承包制,绩效管理,政府责任制,所有这些管理上最时尚、最先进的理念和办法要结合起来,有一套量化、指标化的体系机构和运行机制。只有真正地结合起来,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标准化战略,才不会落空,才能真正带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责任编辑:惠少荣]
标签: 标准化   理念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