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时政 > 深度观察 > 正文

是什么消弭了干事热情?

人民论坛网北京25日讯:近日,人民论坛5月下期杂志“特别策划”重磅推出“官员懒政原因”系列调查及文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月25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官员懒政原因”特别策划的精华内容,人民网等也在首页推出相关内容。欢迎关注人民论坛网对官员懒政的后续报道。】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教育和管理好干部队伍。某些干部出现“为官不为”问题,这是与“三严三实”要求严重背离的,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应当看到,干部队伍的主流是积极负责的,为着光荣与梦想,干事创业的热情不减。少数干部不作为,有其自身主观懈怠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让干净干事者有舞台、让为官不为者没市场,还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落实,激励引导广大干部提振精气神,落实好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编 者 

不敢干 不会干 不愿干

谁在不作为

当前,“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的问题,在部分地方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总的来说都属于庸、懒、散。

“不敢干”问题,在少数市县领导干部中比较突出。这些干部有的是“一把手”,他们或因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怕承担责任,怕影响升迁,怕舆论监督,怕问责追责,存畏难情绪,不能担当责任,宁可“为官不为”不敢干;或因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头悬利剑、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旧习气到处撞线,新思维没有确立,自感“为官不易”不敢干。

“不会干”现象,以个别中层干部为主。这些人多因平时疏于学习,懒于思考,领会不了党的政策精神,掌握不清基层一线的具体实情,找不到落实指示的正确抓手,好政策被曲解,好事情被办砸,一事无成不会干;或因习惯于往日悠哉乐哉的生活,安于现状,办事靠经验、教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却毫无本领恐慌意识,毫无能力危机意识,手足无措不会干。

“不愿干”现象,则在部分发展遭遇“天花板”和刚刚“起跑”的这两个干部群体中比较明显。遭遇“天花板”的少数干部,因价值取向始终盯着位置,瞄着权力,却因临近退休,自感已无出头之日,更无升迁之路,便安于现状,沉醉于过往,奋斗精神衰减,不想干。而一些“起跑”的干部,刚刚迈入公务员队伍,怕做事不够稳妥影响领导看法,怕解决不了问题影响个人发展,怕工作太过高调影响周围评价,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想干。

安徽阜阳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高 奎 

增强荣誉感 打破“天花板” 改进“评分单”

如何促有为

无论何种职业,绝大多数从业者最初都是怀揣梦想,都想有所作为,一开始就抱着“混日子”心态的官员,应该少之又少。导致不作为问题出现的,既有个人思想懈怠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

有一位同事老吴,是五十几岁的老同志。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积极工作,期待赞许,追求进步,但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吃过苦头、有过失误、挨过批评,典型的“没有功劳却有苦劳”,干了几十年才熬到了股长级别,现在提拔重用已是无望,“洞察”一切的他激情不再,对于任务安排只求过得去,对待群众诉求能推则推、能唬则唬,逐渐步入不想干事的“不为”行列。

怎样才能让干部有为?我认为,一要遵循“需求层次理论”,通过提高保障和真心关怀,来增强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二要打破个人提升的“天花板效应”,从收入和职级方面,尽量让付出和收获实现对等;三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量化干部实绩,真正让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增强干部履职尽责的责任心,提高干部主动作为的积极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