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发改委主任:用制度约束项目审批行为 防范审批腐败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发改委推进科学立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对项目审批权的监督制约、加快法治机关建设等问题答记者问。徐绍史提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指出,要通过落实和健全一系列制度和规则,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切实加强对投资项目审批权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有效防范审批腐败。

徐绍史强调,大力推进“阳光审批”,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作用,按照全面覆盖、全程在线、全系统共享的要求,建设网上审批系统,目前已投入运行,审批的公开透明度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审批的依据、标准、条件、程序、受理、过程及结果的“七公开”,方便企业和公众查询。

答问全文如下: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

记者:徐主任,您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部署,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您认为四中全会《决定》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哪些重大意义?为什么说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

徐绍史:《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总目标、原则,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重点环节和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好《决定》,必将进一步加快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决定》从根本上厘清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市场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明确了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的方向和着力点,有利于将反腐败纳入制度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

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中的重点。所谓法治政府,就是行政主体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承担责任。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法治化轨道上行使行政权力,防止权力任意扩张,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依据和程序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做到不越权、不滥权。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全面履行法定职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职能都要履行到位,该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做到不缺位、不失职,防止出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等问题。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不避难,敢抓敢管,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能。总起来说,就是要坚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我国80%以上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如果政府不带头守法,不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履职,法律实施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把精力主要放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通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挖掘市场潜力,激发社会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制度建设   审批腐败   项目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