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法治论坛 > 正文

曼德拉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中国人喜欢“盖棺定论”,其实外国人也一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走完了自己的历史轨迹,后人总要给他(她)一个简单明了的总结,好还是坏,功还是过。不过,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有着自己复杂的身世,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褒或贬,或抑或扬,不可统一。

“英雄”还是“枭雄”

在当下主流的政治和舆论语境下,曼德拉被视为“殖民时代”的自由战士,同印度甘地、美国的马丁·路德金以及缅甸昂山素纪一起被西方舆论所敬仰,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光辉形象也不可避免。当然也有学者对曼德拉的“光辉形象”提出了质疑,认为曼德拉与其说是“英雄”,不如说是“枭雄”。

阿姆斯特丹非洲史研究中心教授斯蒂芬·埃里斯在其新作《流亡的“非国大”》一书中,对曼德拉的形象进行了“解构”。在这本书中,曼德拉摇身一变由“自由主义战士”变为了信仰暴力的“枭雄”。作者浓墨重彩的书写了曼德拉早年深受“左派”影响而参与南非的武装暴动,指挥“非洲国民大会”(非国大)在南非境内策划一系列的“恐怖主义”行动,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埃里斯认为,在国际上,曼德拉长期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并接受来自苏联和古巴的军事援助,除此之外,曼德拉还曾经向中国学习过“革命经验”,并试图移植阿尔及利亚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斗争经验,希望能够复制回南非;在1994年成为了南非总统之后,曼德拉支持着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并多次会见阿拉法特;曼德拉还同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关系甚密,两人会见时候总是会“相互拥抱”,并问候一句“好久不见了,我的兄弟”。

如果总结埃里斯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用其书中的原话来概括,“在(1990年)出狱之前,曼德拉一直是坚定的‘左翼’人士,他的‘激进的政治观点’一直到很久之后才转变。”像埃里斯这样对曼德拉持负面态度的人,并不是孤立的,英国政治家、著名的工党领袖韩培德(Peter Gerald Hain)也对曼德拉颇有微词,认为曼德拉总和西方“对着干”;英国记者、《青年曼德拉》一书的作者戴维·史密斯更是认为,“曼德拉同‘激进团体’关系甚密……曼德拉首先是个黑人,然后才是南非政治家”。

不同语境下的偏见

评论任何历史人物,都在特定的时期内有着自己的时代烙印。确实,如埃里斯等史学家所言,曼德拉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位“激进主义”者。1961年,正是因为不同意非国大的“非暴力原则”,曼德拉与一群非国大成员自行组织了独立军事组织,发动武装破坏行动。曼德拉也确实十分崇尚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希望能够将游击经验“引进”南非。当他准备进一步在全国开展游击战的时候,不幸被警察抓获,由此才开启了自己长久的铁窗生涯。

但是我们不应离开特定的历史来孤立的看待历史人物。曼德拉青少年时期,反殖民主义运动和左翼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二战后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同“反殖民主义运动”相结合,将自由和平等的诉求带给了被殖民达几个世纪之久的第三世界民众,让政治权利的扩大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苏联、中国、古巴在内的国际力量给解放运动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政治舆论环境,其中包括各种人员、物资、技术的支持,和在联合国范畴内持续展开的与欧美原殖民地宗主国之间的斗争。

暴力斗争往往是由于“和平”“合法”的方式无法通行才产生的,离开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任何空泛的“盖棺定论”则会显得意识形态味道十足。正是由于南非国民党政府在南非长期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才使得种族“和解”之路无法畅通。1960年南非殖民当局制造的“沙佩维尔惨案”更是使“对话”的道路被完全封死,这也迫使包括曼德拉在内的不少民族运动领袖转而投身“暴力”斗争。而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依旧敌视“民族解放运动”和“后殖民主义运动”,认为这将打破既有的冷战格局和西方自身战略的优势态势,因此曼德拉投身“左翼”,既是无奈之举,更是适时之举。

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当然,如果我们客观的看待1994年之后的南非,黑人掌权下确实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一方面,南非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国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却日益恶化,贫富差距拉大。南非过去在白人掌权期间,腐败尽管存在,但并不突出,没有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大的副作用。然而,自1994年黑人执政以来,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曼德拉本人在也时常面临着“非法敛财”的指责,他的两个女儿甚至还曾因为分割巨额家产而将“家丑”扬至法院。

另一方面,虽然曼德拉号召“黑白和解”,但是曼德拉掌权之后,南非由过去的“黑人歧视”变为了“白人歧视”,南非白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断下降。黑人执政15年来,大肆削减政府部门中白人的数量,议会中的白人声音已经变的越来越小,军队和警察中的白人数量也逐年递减。白人在南非人口比例中已降至9%(原近20%),白人的业精英纷纷逃离南非。

虽然民主政权已经建立19年,但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思想,种族歧视的幽灵在未来的岁月里可能再现,甚至可能引发个别地方的暴力行为和局部地区的冲突。不过,“一代人做一代事儿”,曼德拉的伟大之处恰恰是他做了他那一代人应该做的事——结束了种族极权统治,实现了民族和解。对于曼德拉我们完全可以用鲁迅的话来形容,“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

曼德拉不是“高大全”,也不是“假恶丑”。我们怀念曼德拉,与其说怀念他的肉体凡胎,不如说是在崇尚他在过往的那个时代中,所代表的政治精神。曼德拉代表了一个反抗旧制度、反抗种族主义、反抗殖民主义的时代,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予被压迫的人民和民族以精神指引。我们怀念曼德拉,是因为我们怀念那个结束暴力轮回时代,怀念那一种用于承担的精神。

标签: 曼德拉   逝世   政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