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构建有活力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建设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在激励制度、激励手段、激励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一是应完善薪酬机制,满足公务员的正当物质需求;二是应完善选拔机制,满足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求;三是应完善情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应完善道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 公务员激励 对策措施

2013年9月11日,在诺贝尔奖北京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说:“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当然,每个国家都需要公务员,但政府机构不是给年轻人的,这是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费了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①埃德蒙·菲尔普斯的上述言论一经发表,就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论埃德蒙·菲尔普斯的观点主张正确与否,我国公务员队伍的管理问题尤其是激励机制的问题确实值得反思。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统计数据,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国公务员数量分别为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近些年来年均增长约15万人。此外,我国还有88.4万人参考《公务员法》管理②,我国公务员队伍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责,是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者、实施者。公务员队伍是否具有活力,关系党和国家的工作效能,事关党的方针、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完善公务员制度。将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干部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好地完善激励机制以激发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是摆在我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各单位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国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

公务员队伍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务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提升,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公共事务管理的效能。正是因为如此,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高度重视国家行政人员队伍的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公务员的内在潜质,有利于培养公务员人才队伍和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为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公务员管理工作,成为摆在当前党和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到目前已有20年。随着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到2012年,我国公务员队伍总数达到708.9万人③,为了适应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和各项事业建设的需要,我国公务员总数在近些年来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公务员队伍的录用、培养、使用和日常管理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影响行政效能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得到了逐步建立,但是相同地区公务员工资“一碗水端平”,激励不足的问题由此产生。人们普遍认为现行公务员工资政策是干多干好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极少数地区和极少数单位的公务员还存在“干还不如不干”的情况,也就是积极干好本职工作的反而容易在工作中产生一些失误,受到领导批评,那些不怎么干工作的公务员却无任何瑕疵可挑。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仍然等同于“铁饭碗”,公务员成为实际上的终身制,公务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潜能仍然未能够得到有效激发。由于受到行政生态环境、制度环境的影响,我国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切实解决。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公务员   队伍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