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思政工作创新途径探究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工作机制方面改革创新,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要坚持党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原则,不可盲从。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机制 创新 途径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进步、社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环境等各方面发生改变所带来的压力。例如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条件、新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用 24 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当前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正视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与原则,探究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方法与途径,为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可靠政治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但不可否认,任何机制建设与完善,都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形势的变化。①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新观点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思政工作机制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并不一定为机制创新带来直接动力,而往往问题导向、矛盾压力才是促成创新的根源。因此,在探究思政工作机制创新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压力之源何在。

社会价值多元化趋势与思政工作一元化传统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要求思政工作机制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源自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国人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分配模式的多样化;国人对思想活动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的追求日益强烈。这一方面极大地树立了国人的自强、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价值观的多元化,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只看重个人愿望的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物质、功利、世俗等观念充斥着国人头脑,导致信仰缺失、诚信淡薄、价值观扭曲、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低、奋斗精神弱、社会责任感渐失等一系列问题。但与此同时,思政工作仍然延续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刀切”模式,对已经变化、细化,甚至恶化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人的多样性与机制的单一性的矛盾要求思政工作机制创新。社会的变化,先是源于人的变化,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人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代表不同利益的经济人个体力求随市场的瞬息万变而不断调整改变,但以人及人的思想为实际工作对象的思政工作基本沿袭的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机制模式。②这一方面使思政工作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得不到正确引导和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又让思政工作本身逐渐失去了针对性。因此,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政工作机制不仅是对工作对象负责,更是保持思政工作生命力、战斗力的现实要求。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思政工作   价值观   社会主义   途径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