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深度观察 > 正文

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要求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式应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实现对知识的动态管理。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审视,能够发现影响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的障碍,挖掘政府部门间的知识关联,发现对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关键词】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的现状

部门信息管理缺乏规范流程,数据库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库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各部门各行其是,盲目采集,大量信息资源散落于各个部门系统中,互不连通,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各部门数据库建设以方便本部门利用为目的,在建设标准和规范上与其他部门有较大差异,数据定义不一致、格式不统一、设备接口不兼容以及数据交换难等问题普遍存在。

部门信息管理系统配置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的问题较为普遍。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号召,许多政府部门将硬件设备的奢华与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相等同,大量采购硬件设备,片面追求硬件设施的配置高档。高标准高价位的硬件使得政府采购成本奇高,而软件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加之部分部门缺乏对数据库的有效维护和监管,不能实时监测数据库运行情况,在资料库出现意外时不能及时补救,系统安全问题堪忧。部门资料库存在利用率和回访率低的问题。

条块分割的部门利益使信息流通不畅。部门各自为政,信息资源部门化现象严重,部分部门将掌握的信息资源作为寻求行政利益和提升部门地位的筹码。部门领导功利化思想及小团体主义严重,各部门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以本部门为中心,将具有相对独特性的信息资源垄断,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加之我国政府部门信息库建设纵强横弱,重纵向的对口监管和信息协调,轻横向沟通和协作,信息横向流通极为不畅。像地理、人口、金融、税收及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状况良好,而包括劳动就业、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救助在内的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情况不尽如人意。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落差,部门对信息需求量和摄入量的不匹配导致信息交流的不畅以及信息获取滞后、时效性差等问题是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

部门领导思想落后,信息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政府部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有赖于部门领导的战略规划和行政支持。部门领导对于信息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长远预见对部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政府部门中,部门领导思想观念陈旧封闭,部门主义和利己主义甚嚣尘上,行政措施、管理体制和相关运行机制同信息共建共享的目标背道而驰,实行部门隔离和信息封锁的策略,将部门创收作为其唯一目标,这严重阻碍了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跨部门   整合   政府   资源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