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需要有包容的社会环境。
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冲破了神权的统治和束缚,思想解放带来的人类对自然真理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短短300余年间发生的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人类文明步入快速变革和发展的轨道,科学和民主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旋律。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的传统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更大挑战。网络的无地域性、虚拟性、隐蔽性、交互性、即时性、多媒体性、多中心性等特性,极大地突破了人类传统社会中国家、民族(种族)、阶层、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的限制,任何一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蝴蝶效应”不仅反映了大气环流的变化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变化的规律,使得多元、平等和开放成为大势所趋。从这样的视角审视,人们在享受多元、平等和开放带来的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应该理解和包容由此带来的挑战与变革,而不是回避、指责,甚至压制不同声音,打击不同意见。
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五千余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它不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包容不等于无原则的退让,更不等于对无良言行的迁就和纵容。
作为个人,包容是一种素质、修养和生活态度,是长年培养修炼的结果。作为社会,包容是一种成熟、理性和有序的表现,同样需要培养、塑造和养成。因此,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调整的大变迁中,中国社会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问题,在确保实现群众利益、社会更加公平公正的同时,把社会成员的利益期待引导到正确的诉求上来。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空前繁荣,社会财富急剧膨胀,权贵富豪、草根富豪、技术富豪纷纷涌现,而价值观却有所滑坡,特别是由管理体制导致的资源过于集中、官员权力过大等问题,都成为官员贪污腐败的诱因和土壤。再加上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到位,导致贪污腐败成为难以割治的毒瘤,严重侵袭着党和政府的肌体,败坏了社会风气。从近年的反腐工作成果看,揭露的腐败官员地位之高、人数之多、贪污数额之大,令人震惊和气愤,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目前,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反腐热潮,引发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冲击波,成为监督官员贪污腐败的前沿阵地,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隐蔽性导致对发言人真实身份的隐匿,既可以起到揭露丑恶、监督失范的作用,也可能产生不负责任、信口雌黄、散布谣言、传播丑恶、诽谤侮辱他人、不良商业竞争、败坏社会风气等负向行为和后果,放大和凸现了原有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我们强调包容和开放的同时,对官员腐败之外的社会丑陋和问题,也不能听之任之。
从治理微博等新媒体入手,促进媒体管理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对散布谣言、传播丑恶、诽谤侮辱他人等无良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严惩一起,使包括新媒体在内的不良信息和社会风气得到有效净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驱逐邪气,在坚持积极正面引导的同时,该驳斥的要驳斥,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惩戒的要惩戒;要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切实履行法律责任,承担社会责任,重建道德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各类不良信息和丑恶现象的侵袭,积极建设民主、包容、依法、守序的和谐中国。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教授)
责编/徐艳红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