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后备干部”之谜

核心提示: 后备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诸多神秘。不仅普通群众难以明晰一二,即使对众多干部而言,也常因人事问题的敏感而难得究竟。

    后备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诸多神秘。不仅普通群众难以明晰一二,即使对众多干部而言,也常因人事问题的敏感而难得究竟。


       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什么人成不了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人进了后备,数年得不到提拔,“备而不用”?为什么有时直接选用其他人选而不是之前的后备,形成“用而不备”?诸如此类的悬疑,有待回答。


       再有,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公推公选、公推直选领导干部春潮涌动,竞争上岗已成趋势,也就是说,从“选好接班人”到“第三梯队”,再到“后备干部”,不断改进的后任干部选任制度也面临着社会转型加快、公众参与度加强、透明度提高等诸多改革创新的挑战。后备干部制度如何创新,将向什么方向演进,如何将真正德才兼备者挑选出来,成为各级领导岗位的继任者、接班人,这是执政党永远的课题,今天尤其如此。


       万事之难,莫过选人用人。选人用人,最靠得住的莫过于好的制度设计。


       为揭示后备干部群体的生存状态,透析后备干部制度的未来走向,人民论坛杂志联合地方组织部门、党校、网络媒体等,展开了以“后备干部,‘备’什么,怎么‘备’”为题的大型社会调查。受访人数总计达7187人。其中在人民网、新浪网、人民论坛网,共有6535名网友参与投票;在中共中央党校、天津市委党校调查领导干部学员110人;另外,人民论坛与湖南省邵阳县组织部、河南省商丘市委组织部、广东省白电县组织部等合作调查党政干部542位。


       通过调查采访,揭开了后备干部群体的神秘面纱,集中展示了这一群体的酸甜苦辣、心态历程、工作状态和普遍诉求;收集梳理了公众对后备干部的认知与评价,以及公众眼中的后备干部形象。


       通过知名专家撰文,深度剖析了这一制度的未来走向和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以及公众普遍关注的几大焦点问题,如怎么化解透明度难题、如何解决“备而不用”问题,等等。


        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调查采访的样本数量有限,这期策划对后备干部群体的揭示和这一制度未来走向的分析都还不够到位,衷心期待广大读者将批评改进的意见反馈给人民论坛杂志社“特别策划”组,我们将刊登精彩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本期特别策划文章如下:

  后备干部怎么“备”,“备”什么

 

  调查问卷:关于后备干部的调查问卷 特别策划一般

 

  “两会”声音

 

  “先富”企业回报社会的乘数效应

 

  贫富差距扩大的“政策效应”

 

  “先富”的凤凰涅槃

 

  后备干部心声:这一群体的酸甜苦辣

 

  组织官员:解密“后备”官场

 

  后备制度可否中止了等

 

  后备干部制度沿革

 

  “备”与“用”为何脱节等

 

  简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

 

  充分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

 

  有进有出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上楼梯口“凡升必争”

[责任编辑:小鱼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