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百年回顾百年展望

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百年回顾百年展望

核心提示: 国运昌则文运兴。图书馆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紧密联系。走过一百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也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图书馆也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不仅是文化系统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一

国运昌则文运兴。图书馆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紧密联系。走过一百年风雨沧桑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也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家图书馆也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不仅是文化系统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国运昌则文运兴。图书馆如同一个国家的知识库,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图书馆一直履行着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责,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中央国家机关下达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任务,对许多国家重大事件的决策和实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图书馆之大,不仅体现在面积、容量等物理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观念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早在商汤时期就出现了藏书楼,也就是图书馆的前身。此后数千年来一直得以延续和发展。但是几千年来,图书馆都是以收藏为主,只供少数人使用。这也说明过去我们没有“书为民众所共用”的观念。从藏书楼到个人图书馆再到公共图书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说到底是由于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的介入。清末的立法为宪、立宪维新,使得新的图书馆制度就此诞生,也使知识不再属于少数人,思想也不再属于少数人。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一百年前,国图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在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中艰难草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图从最初的几间衰草旧庙,发展到今天馆舍面积25万平方米,馆藏书刊、专藏2700万册(件)的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国图之大,不仅体现在建筑面积和资源文献的收藏量上,还在于它的气度和心胸,这也正是国家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国家图书馆不仅仅是个大馆,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强馆。因此,国家图书馆的重要性更在于对文献的揭示、信息的发布和我们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上。我们一直摒弃“重藏轻用”的思想,坚持文献既要收藏保护,也要服务于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这30年,国家图书馆迎来了真正的发展高峰。作为国家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提出的两个宗旨,一个是“传承文明”,另一个是“服务社会”。传承文明在文化的传播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文化的认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们也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使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历史和创造。但纸质文献载体的特点,注定了它与其他文物相比,更易损坏。今天我们以“浩如烟海”来比喻的卷帙浩繁的古代珍贵典籍,其实也只是祖先创造的全部文化财富的一小部分。古籍保护与产生可以说是相伴而行,尽管我们的先贤为古籍的传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损伤等因素,许多典籍早已荡然无存。国家图书馆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总书库,中华文明正是要在这里得以延续和流传。图书馆的收藏越全越珍贵,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来说,发挥的作用也就越突出。因此,国图办馆不能局限于建成国内最好,也不能仅仅是收藏传统文献,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同时它还要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改变单一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读书能够以推送式的方式向民众展现我们的知识和思想,而阅读方式的变化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就当前社会上的读书状况而言,呈现出习惯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人均读书量下滑的趋势;读者阅读的图书也趋于平面化、浅层化。娱乐休闲的多,求知阅读的少。这就要求图书馆等文化单位延伸服务,千方百计吸引读者读书。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国图在多媒体阅读上还要想办法。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文津搜索引擎,依托于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甚至依托于图书馆联盟系统,提供给读者最有用的信息、最有用的知识。这就避免了现在垃圾信息很多的问题,也能够形成与现代媒体相关的一些阅读,最终能够让大家认识到纸质阅读对人的思维训练,对人的思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无论是媒体还是普通公众,都有一个不太准确的观念,那就是认为国家图书馆就是国内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其实,国家图书馆首先是国家总书库,要履行搜集、加工、存储、保存保护本国文献的职能。其次,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为国家党政机关和立法决策提供服务。其次,是为重点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第三,要为图书馆业界提供服务。在这方面,国家图书馆发挥的职能也是很特殊的,比如说一些标准规范的制定,以及国家书目的编制等等。此外,国家图书馆还要在全国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发挥中心作用。

  国家图书馆为其他图书馆服务,实际上也是为全国的公众提供服务。现在国图大约有一半的工作量是为普通公众服务。从1998年以来,普通公众的服务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好,现在国家图书馆每天都开馆,日均接待读者上万人次,在全世界的国家图书馆中首屈一指。另外,绝大多数国外的国家图书馆的文献并不外借,而中国国家图书馆则有非常繁忙的外借服务。近年来,根据读者的需要,我们还开展了不少新的服务,如展览、讲座、读书沙龙,推出为全国读者推荐图书的“文津图书奖”等等。

  除此之外,这些年图书馆在国家文化部的领导下,还实施了一系列大的工程,希望能使我们那些珍贵的善本文献化身千百,并让我们的普通学者看到,真正将这些数千年来很难见到、深藏于皇宫秘府的资料,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现在已经出版的一些资料文献我们赠送了一些给高校,每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也有赠送,就是为了让各地读者都能见到。此外,我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大量影印我们珍贵馆藏,也就是希望普通读者能够看到,这是一个传统文献的揭示。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改善城乡信息不对称

  近些年来,国际图联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里,全世界全社会都面临一个信息鸿沟的问题。那么,图书馆的发展究竟是该缩小这一鸿沟,还是应该扩大?不解决信息鸿沟问题,就无法让大家可以平等的享受信息交流。在这个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做一些事情。就我国现状来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改善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国内图书馆事业现在正处在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很重视,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各省图书馆的建设和改造工程等。

  但是,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图书的购买。在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很多的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可能几年都没有钱来购买图书,这样的话即使建设了新馆又有什么用呢?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由政府去做,这是政府给公民提供的一种文化权利保障。同时,图书馆自己也要有行动,要响应政府这种发展文化的号召,履行自己的职责。我认为,中西部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可以一起进行图书馆共建,如国家图书馆开展的“西部援助计划”。这样不仅能把国家图书馆撤换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而且也能通过无偿的培训图书馆馆员,切实提高基层图书馆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个世纪以来,国图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殿堂。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国图将于2010年完成国家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建设。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将传统与数字信息融为一体,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信息空间,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向数字化的重要转变,推动着国家图书馆向现代化、国际化迈进。

  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必然会遇到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技术,主要就是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这是目前在技术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这会阻碍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第二就是版权。就如同你有非常快捷的高速公路,但是无车可跑,而版权就如同车一般。这是一种博弈和权衡,也是一种权利的平衡。一方面要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保护著作者、出版者的权利。图书馆在这方面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一直是全世界图书馆行业在研究和探讨的。

  对于读者来说,当然希望能够获取的资源越多越好,越便利也好。但是,从作者角度来说,书还未公开出售就已经能在互联网上查询到全部内容,这对著者个人的权益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个问题,国外的处理方式较国内更严格。我国现正使用的网上数字资源使用条例,在平衡读者和著作人之间的权利上做的相对较好,我们也是按照这个管理条例来平衡读者获取信息自由和著作者权利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我们国人需要树立起一个强烈的权利意识,要尊重作者的权益。同时,作为图书馆,也要争取更大的读者权益。

  当然,在看到这其中的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以后将陆续建立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就是将对方的数字资源也上传到我们这里,我们共同来使用。这将能从更大意义上为缩小数字鸿沟、改善城乡信息不对称起到推动作用。

百年国图新起点的展望与规划

  著作与思想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图书馆在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也起到了这个作用。我认为,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主义”和“思想”就成为主导我国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更确切的说,中国越来越注重意识形态。当前,西方虽然没有说“主义”和“思想”,但是各种思想潮流也在主导它的发展。所以说,越是文明的国家,思想对其发展越是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引导作用。图书馆和国家、社会、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他的存在依赖于民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对知识的渴求,也依赖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只有国家发展了,才会有精力和财力来支持图书馆的发展,所以说,将来国家图书馆或者任何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还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这也是国家图书馆发展的最基本宗旨。

  未来的国图我们是面临新的一百年,现在已经过去一百年,而且应该说在历代国家图书馆馆员的努力下,我们走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图书馆。未来的图书馆主要还是在现代化和国际化来加大力度,加快我们的步伐。今年的两次图联会上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就是希望能够在现代化国际化上,能够有些实质性的东西。在国内,则需要进一步确立国家图书馆的示范性的作用,或者是协调性的作用。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各个地方图书馆并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兄弟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图书馆对其他图书馆的业务、发展要发挥你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确实存在困难。我们想要发挥几个职能,一个图书馆标准委员会。通过将这个委员会设到国家图书馆,能够把建立全国的标准规范方面拿到国家图书馆做。再一个是发挥协会的作用。

  图书馆的理念就是国际化。在做到人员国际化的同时,也要做到影响国际化。要想和国际接轨,不落后、走在前沿,这就是一个必须坚持的理念。在国际化方面,国家图书馆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过去我们与国际间的合作往往是参与项目、合作项目,在今后,国家图书馆将提出一些主导性项目,来吸收世界其他图书馆以及专家的参与,这是发挥影响的一个重要目标。从去年开始,我们还推出了国际访问学者,既加强了交流,也扩大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影响,这是国际化的重要步骤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发挥在国际图联的影响力。国际图联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组织的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能够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全球性的交流和合作。还有一个是图书馆的服务影响力。如何才能在世界上产生影响,这是国图在新的一百年的起点的时候要讨论的。前人已经为我们这个馆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今后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扩大影响,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范围,加强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将是国图为了很长一段时间所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人民论坛编辑杨轲、实习记者闫昱根据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