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时政法治 > 论坛特稿 > 正文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核心提示: ●面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扫除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发展规模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深化文

●面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扫除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发展规模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排除文化产业发展遭遇的各种障碍,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努力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 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及单位成绩显著、经验宝贵。同时,也要看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于改革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对于一些改革在全国逐步铺开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仍然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和实现党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有必要回顾和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及单位两年多来的实践经验和显著成绩。


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文化体制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而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则长期投入不足。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许多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其文化生产缺乏活力、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面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扫除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创新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试点地区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年多来,这些地区不但在新闻出版系统和广电系统按照各自的特点积极实施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而且积极探索政府部门在文化发展中管什么、怎么管,努力改进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审批事项和程序,努力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提高行政效率,由过去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逐步转变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多种管理手段,并努力提升政策调节能力、市场监管能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了文化领域行业协会组织和经纪、代理等中介机构的建设,支持它们在提供文化中介服务、活跃文化市场、规范行业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改革,一个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创新国有文化单位运行机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文化单位掌握着大量国有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能不能巩固和加强文化领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事关重大。两年多来,试点地区以创新国有文化单位运行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着力深化内部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服务质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如出版、发行、电影和一般文艺院团,则扎实推进转企改制工作,逐步走向市场,不断增强竞争力,重塑市场主体。通过改革,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断增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原来两年排一部戏,现在一年排两部戏,演出收入从2003年的77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5000余万元。中国东方歌舞团于2005年7月组建,8、9、10三个月演出收入累计即达1200多万元。


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推进结构调整

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在世界文化产业特别是高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进行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表明,文化产业正在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迅速增长的新兴消费的支撑下高新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它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水平和发展规模、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排除文化产业发展遭遇的各种障碍,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努力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两年多来,试点地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十分注意把握和顺应国际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出版、网络游戏和动漫等高新文化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与经营业态,推进了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2004年,我国自行生产的动漫节目达2.8万分钟,为其他国家代加工的产品达3万多分钟,总产量在6万分钟左右,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3。有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以50.6%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40.7亿元。2005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达1.03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市场。

同时,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特别是高新文化产业,历史包袱和体制障碍较少,又具有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广阔前景,急需加大资本投入,包括发展民营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些省市制定颁布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民营文化企业正在涌现。浙江省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迅速崛起;杭州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创建1年,已吸纳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全省涌现出200多家影视制作机构、485家民营剧团。这种新的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使一些试点地区的文化产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4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占GDP的6.8%;上海445.7亿元,占6%;浙江669.7亿元,占6%;广东1123亿元,占7%。


完善文化政策,改善市场环境

两年多来,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一批文化政策,对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高新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规范国外文化产品和资本的市场准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等,从政策上给予了明确规定和有力支持,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文化市场管理长期实行多头执法、政令多出、职能交叉的弊病,在总结上海、深圳等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将原有的相关行政执法队伍调整归并,按属地管理,组建了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践证明,这一改革举措初见成效,改善了市场环境,在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及单位成绩显著、经验宝贵。推广这些经验,有利于我们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分步骤地在全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同时,也要看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于改革涉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对于一些改革在全国逐步铺开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仍然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例如,如何进一步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我国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何进一步总结经营性文化单位在规模化和集约化方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如何进一步吸纳社会资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如何进一步探索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协调、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推进文化“走出去”取得更大成效,等等。总之,我们要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2003年8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七次集体学习上强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2006年3月28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要认真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加强典型示范,为全面推开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2006年3月28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稳妥把握,善于从战略上思考、从整体上谋划,把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开、引向深入。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协调,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以改革促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